2004年1月15日《阳山科普》第一期
返回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 
仔猪早期断奶是推广科学养猪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饲料
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
一、早期断奶的好处
1.缩短母猪产仔间隔:
增加母猪年产仔数:传统仔猪哺乳60天,母猪年产仔
1.8窝,育成仔猪16头左右。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仔猪哺乳30~35天断奶,母
猪年产2.2窝以上,育成仔猪20头左右。
2.提高饲料利用率:
仔猪采食饲料时饲料利用率为50%~60%,饲料通过母奶
的转化利用率只有20%,前者的饲料利用率比后者高2倍。另外,由于早期
断奶增加了母猪的年产窝数和育成仔猪数,可减少母猪饲养数量,节省了饲
料。早期断奶还可使母猪减少失重,减少妊娠母猪饲喂量。
3.提高劳动生产率:
仔猪早期断奶缩短了母猪繁殖周期,从而减少母
猪饲养量,节省了饲料,加快猪舍周转,提高猪舍利用率和劳动效率。
此外、早期断奶技术还改变过去季节产仔为常年产仔,使育肥猪全年均衡上市。
二、早期断奶日龄
早期断奶是指仔猪3-5周龄断奶。这时母猪的泌乳高峰期已过,仔猪大约
采食母猪泌乳总量的60%。仔猪从母乳中获得了一定的营养物质,自身免疫能力
得到增强。山于早期补料,仔猪已能采食饲料,仔猪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
力增强,这时断奶仔猪完全可以独立生活。生产实践表明,在我国南方地区仔猪
以4周龄断奶为宜。
三、早期断奶方法
断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软弱。仔猪早期
断奶的有效方法是:早期诱食和及时补料,建立自由采食的基础;在断奶前1周
逐渐减少母猪与仔猪间接触,减少仔猪吮乳次数,增加仔猪补料次数,在仔猪吮
乳结束后,及时将仔猪隔开休息,要渐进性地延长吮乳间隔时间,使仔猪从多允
乳、少允乳到不吮乳有一个适应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断奶应激的目的;一旦“时机
成熟”,一次性将母猪与仔猪全部分隔开,通常采取“留仔赶母的方式,由于之
前控制和减少了母猪与仔猪的接触机会,对仔猪不会造成太大的应激。
四、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对断奶仔猪要做到“四固定”,即猪群固定、圈舍固定、人员固定和饲料固
定,以减少对仔猪的应激。
1.原窝猪群固定:
断奶以后原窝仔猪不要拆散,要维持原窝仔猪不变。如果立
即并窝会引起仔猪互相咬斗,影响仔猪生长。
2、圈舍固定:
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圈,使甘门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3.人员固定:
原来喂养泌乳母猪的饲养员继续喂养断奶仔猪,使饲喂习惯不变。
4.饲料固定:
断奶后两周内仍喂哺乳仔猪饲料,避免饲料的改变引起仔猪不
吃食或消化紊乱、腹泻,一般仔猪断奶两周后生长便得到恢复,然后再并圈和换
料。仔猪断奶后3~5天内不能喂的过饱,一般喂八成饱,否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五、加强防疫和预防疾病
1.加强防疫:
制定适用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在场门、生产区、车间
门前设消毒池和洗手盆,层层消毒,严格把关。生产区要定期消毒。在车间内安装
喷雾消毒设备,既可定期带猪消毒,又可用作防暑降温。各个生产阶段严格划分,
做到全进全出。转群后,将使用过的各种设施,严格清洗、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
再用。
2.预防疾病:
断奶仔猪抵抗力弱,必须加强预防疾病,特别要防止仔猪下痢。
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和抗生素,或在饲料中添加适量优质草粉,以提高
粗纤维的含量。
六、注意事项
1.仔猪在患病,
驱虫、防疫的短,期内不宜断奶,因为断奶对仔猪是一种
严重应激。
2.保证及时供应清洁饮水。
仔猪对于渴的耐受性差,若不及时供水,会因干渴
误喝积尿而造成下痢。
3、及时清除剩料、
粪尿、污物,保持圈舍干燥,及早加强调教,养成定位排泄习
惯。
4.避免暴食和日粮蛋白质偏高。
仔猪采食量的多少、日粮蛋白质的高低直接
影响仔猪的健康状况和断奶窝重,既要尽可能增加仔猪采食量,以获得最大断
奶窝重,又要防止过多采食引起腹泻。
5.从断奶的当天开始,
宜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抗生素药物(喹乙醇、痢特
灵、土霉素)。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田兴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