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8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无籽西瓜栽培要点

  1、种子“破壳”
  无籽西瓜种子的种皮较厚,不饱满,所以出芽很困难,必须进行“破壳”才能顺利发 芽。种子消毒后,经8—10小时浸泡,捞出用干布擦净种子表面水液及粘质物,然后用牙齿 轻轻嗑一下种脐。磕时将种面垂直,立着磕种子嘴,使其略开一个小口,占种脐长度的1/3 左右即可。磕种时一定要轻,种皮开口要小,不要伤及种仁。也可用克丝钳轻轻格种子嘴夹 开,或用小刀斜削种脐两边,进行“破壳”。
  2、芽和育苗温度要高
  无籽西瓜发芽要求的温度较高,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平均约高3-5℃,即以32-35℃为宜。 育苗温度也要高于普通西瓜3-4℃,因此,除利用温床育苗外,要加强苗床的保温工作, 如架设风障,加厚草苫或麦秸等。此外,在苗床管理时,还应适当减少通风量,以防止床内 温度下降太快。
  3、及早育苗
  无籽西瓜幼苗期生长缓馒,长势较弱,应比普通西瓜早播种早育苗。由于无籽西瓜耐热性: 比普通西瓜强,所以多采用温床育苗,如电热温床、火坑、加温温室等。播种期应比普通西瓜提 早3-5天。
  4、肥水齐攻
  无籽西瓜伸蔓后,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因而需肥数量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多。一般亩施土 杂肥4000-5000公斤,饼肥60-8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铵50公斤或尿素30公斤,硫酸 钾25公斤。土杂肥和磷肥做基肥沟施或穴施,其他肥料做追肥分3-4次施用。无籽西瓜苗期生长 缓慢,伸蔓以后生、长加快,到开花坐果期生长势更加旺盛,这时如果肥水供应不当,很容易 造成徒长跑秧,难以坐果。因此,从幼苗“甩龙头”后到目的节位的雌花开花前应适当控制肥水。 浇水以小水暗浇为宜。从果后5-7天,幼果鸡蛋大小后,加大肥水供应量,肥水齐攻,促进果实 迅速膨大。
  5、间种普通西瓜
  由于无籽西瓜的花粉。没有生殖能力,不能起授粉作用,单独种植坐不住果;所以无籽西瓜 田必须间种普通西瓜品种。生产上一般3行或4行无籽西反间种1行普通西瓜,作为授粉株,主要 是借助授粉株花粉的刺激作用使无籽西瓜的子房膨大。选用的普通西瓜品种的果皮,应与无籽西瓜 品种的果皮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以便在采收时与无籽西瓜区别开来。
  6、高节位留瓜
  无籽西瓜坐果节位低时,不仅果实小,果形不正,果皮厚,而且种壳多,并有着色的硬 种壳,易空心和裂果。适宜坐果节位的果实则个头较大,形状美观,果皮较薄,秕籽少,不 易空心和裂果。生产中一般多选留主蔓上第三雌花(第二十节左右)留瓜。
  7、适当早采
  无籽西瓜的收获适期比普通西瓜要求严格,生产中一般比普通西瓜适当提早采收。如果 采收过晚,则果实容易空心或倒瓤,果肉易发绵变软,汁液减少,风味降低,品质明显下降。 一般以九成至九成半熟采收较为适宜。


                                 科技和农业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