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0日《阳山科普》第五期
返回
稻 田 养 鸭
近两年来,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全国广泛开展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产无公害食
品”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稻田养鸭”则是长江中下游稻区最具
代表性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已在各地普遍推广。
根据各地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稻田养鸭(或称“稻鸭共栖”、“稻鸭共育”)具有
四大优点:一是节省农药用量,由于鸭子能吞食杂草、小虫和老黄稻叶等,一般可减少2/3
的农药用量。二是减少氮肥用量,由于鸭子的粪便肥田,可减少稻田施用氮肥1/3左右。三
是提高水稻产量,每亩可增产粮食10-15千克,增幅3%-5%。四是增加农民收入,每亩可产成
鸭10只,鸭子因放养,疫病少、肉质好、售价高,可增加100-150元收入;加上减少农药、
化肥用量及水稻增产因素,一般每亩可净增收入150-200元。稻田养鸭的关键技术。
选择适宜的稻鸭品种 水稻宜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
逆性强的品种,如早稻可选用“嘉948'’,晚稻可选取用“甬粳18'’或甬优晚粳杂交系列等高
产优质品种。鸭子宜选择个体小、活动灵活、食量不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绍兴麻鸭”等。
协调稻、鸭共育时间 一般雏鸭放养适宜时间在水稻移栽10天左右,此时放养的雏鸭必
须在室内喂养10天以上;每亩可放养雏鸭12只,不可太多、太密;放养后10-15天内,雏
鸭因寻食能力差,仍需要添补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满足早期生长的需要。
把好水稻栽培技术关 插足苗、施足肥、精管理等。
掌握适宜的收获时期 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鸭子开始啄食谷粒,这时及时把鸭
子从稻田中赶出。稻鸭共育2个月左右的绍兴麻鸭,只重平均1.3-1.5千克。此时公鸭可上市
作肉鸭出售,母鸭一般已成产蛋鸭,可圈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