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1月13日《阳山科普》第一期
返回
冬春季节警惕流行性感冒

据报道,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首席传染病专家克劳斯·斯托尔在泰国警告说,新一轮全球流感大爆发何时都有可能发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系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经空气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最多。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高热、全身酸痛、困乏无力或伴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流感因其致病力强,极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体缺乏免疫力,极易引起流感的爆发流行。据统计,在流感流行期,儿童的发病率可高达65%,其次是年老及体弱多病者易得流感。
统计表明,我国流感主要发生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一般是在气流冷锋面过境后或在气流静止锋徘徊时,此时气温偏低并且多阴雨,流感容易流行。专家研究认为,流行的程序与整个月份或整个季度的平均气温没有直接关系,而跟一个阶段(如几周)的异常天气变化有关。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它对紫外线很敏感,而在潮湿、无阳光下容易繁殖,在持续低温时感染力较强,中医称之为“天行感冒”,以形容流感较强的传染性。
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会削弱人体呼吸道对流感病毒的防御能力,为此,人们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切忌受凉;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少去公共场所;居室要每天开窗通风;要多饮白开水,注意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睡眠要充足,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谢在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