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1日《阳山科普》第十一期
返回
阳山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与对策
古人云:“三日可无肉,一日菜不可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加入WTO后,对我省蔬菜生产特别是对反复蔬菜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发展无公害蔬菜对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山区人民奔康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阳山县位于广东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面积3300多平方公里,辖区内海拔50-1902米,形成了“夏日无酷暑,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全县耕地总面积2.4万公顷,年降雨量1800多毫米,水质纯净无污染,森林覆盖率65%,空气清新。清连一级公路贯穿全县,县内到各乡镇均铺设水泥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这些条件都为阳山生产发展无公害蔬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阳山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
1、具备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
根据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阳山具备天然的农业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丰富,无重金属污染。阳山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石灰岩山区县,耕地面积2.4万公顷。土质以砂壤土、壤土为主,对蔬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另外,阳山不是矿产区,无其它重金属及放射性矿产源。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对全县各乡镇进行检测,耕作土壤均没有受到放射性物质及有害物质如砷、汞、铅、镉等的污染,这是阳山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之一。
2、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
阳山从1986年开始发展反季节蔬菜,为全省夏季反季节蔬菜生产最先的发源地,种植品种由原来的2-3个发展到目前的20多个,面积从原来的几公顷发展到目前的1万公顷,并已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打造山区特色的“粤峰”蔬菜品牌。据2004年统计,全县种植蔬菜面积达1万公顷,总产量达20万吨,产值近2亿多元。
目前阳山已建成了杨梅椰菜、青瓜、茄瓜生产基地,小江萝卜、辣椒生产基地,江英夏阳白菜生产基地,阳城西洋菜生产基地,秤架高寒山区萝卜生产基地和黎埠菜心生产基地。形成了区域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态势。
3、成立了蔬菜行业协会
阳山县委,县政府相当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2003年阳山成立了由从事农业技术的农科人员、蔬菜种植大户、蔬菜运销大户三级组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阳山县蔬菜行业协会。协会的成立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专业化合作程度。协会通过承担科技培训项目,落实了培训经费,培训了会员和农户,提高了他们的素质;通过承担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落实了试验示范经费,促进了蔬菜新品种的更新,增强了会员和农户种植的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引进客商,签订蔬菜购销合同,保障了产品的销路;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工作,以产品检测为手段,以“粤峰”商标为品牌,以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促进了阳山蔬菜产业化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服务体系不健全
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或民间组织必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由于阳山农业科技队伍系统化建设不健全,农科人员福利待遇低,农科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产前、产中服务得不到有效加强。而产后服务主要是销售服务和市场信息的反馈,这些服务只能依靠蔬菜运销大户负责实施,这些运销大户通常是单打独斗的,经营规模小,经营策略不够长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十分有效地做好产后服务。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阳山蔬菜产业化的发展。
2、缺乏蔬菜龙头企业的带动
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的经营、流通中起着骨干作用,阳山近几年虽然引进了几个中型蔬菜产销企业,但都以自产自销为主,指导、协调少。带动农户生产的功能未能很好的发挥,农户种植的蔬菜以销往珠三角为主,出口蔬菜的份额品种通常是以辣椒、茄瓜、椰菜、夏阳白菜、萝卜等大宗蔬菜为主,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显著。
3、品牌意识薄弱
阳山从8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及发展反季节蔬菜,产品远销珠三角、港澳等地。“反季节蔬菜商品性开发”曾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然而,阳山并没有把握好机遇,没有很好的打造和经营好拥有本地特色的地方品牌。尽管2004年由蔬菜行业协会成功注册了“粤峰”农产品商标,但由于资金薄弱,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影响力未能充分体现,这对阳山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
阳山发展无公害蔬菜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阳山各乡镇蔬菜生产区已进行了水源、空气、土壤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为加快阳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必须从选择良种、合理施肥、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等方面入手,保障无公害蔬菜基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因地制宜,选引良种
阳山发展反季节蔬菜多年,种植品种达二十多个。为有效提高蔬菜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地引进良种。引进的品种既要适应阳山蔬菜产区的种植,又要适合市场的消费要求。
2、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
积极推广实施水稻——绿肥、蔬菜——水稻——蔬菜、蔬菜——蔬菜——绿肥等耕作方式。在生态环境上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小气候条件,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椰菜的后作为辣椒、茄瓜、青瓜等。
3、合理安排蔬菜播种期
阳山各乡镇种植蔬菜的地域分布在海拔高度在70-1100米之间,小气候相差很大。因此,对有关蔬菜的播种期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处于最适宜的生产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如
小江镇塘冲、罗汉、外洞村海拔在400米左右,其旱地适宜发展萝卜生产,并以春植最为适宜;而秤架瑶族乡的太平洞、大坳村海拔在900-1100米,其土质非常适宜种植萝卜,根据其气候条件种植萝卜宜安排在5-7月播种。
4、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省科协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不断地引进推广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如推广抗病力强的品种、防虫网、诱杀虫灯等。利用害虫天敌进行害虫的捕食和防治;利用害虫固有的趋性来捕杀害虫,达到减少农药使用,保护有益昆虫的目的;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等。
5、实行扶持优惠政策,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
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有选择地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在贷款担保、租凭土地、聘请劳工和技术人员等方面提供帮助。扶持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其无法替代的协调组织和带动作用。
6、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重视人才培育和创建地方品牌
通过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一方面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一方面对农科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技能和解决其福利待遇,稳定农科队伍;另一方面引导扶持企业创建品牌,对名牌产品实施有效保护,促进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最终实施则要落实到广大农民的身上,要继续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宣传和落实无公害生产技术;全面提高阳山广大菜农思想水平和种植水平。
阳山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通过上述措施,阳山无公害蔬菜生产必将有长足的发展,使山区经济逢勃发展。
科技和农业局:陈汉才、莫慧机、潘启日、古梅清、陈家汪、潘荣新、曹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