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1日《阳山科普》第十一期                             返回

减少鸡场饲料浪费的措施  

  饲养费用的开支约占养鸡生产费用的70%左右。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既能养好鸡,多产蛋、多长肉,又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每个养鸡场管理者最关心的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常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为有效地减少鸡场饲料浪费,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饲料的投放
  饲料配合一定要按照饲养标准,否则营养含量过高易造成浪费,不足又会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不合理的料槽结构及放置高度,饲料浪费量很大,可达12%左右。如料槽过小、过浅、无檐或放置过低,鸡易拨弄饲料外溢;过大、过深或放置过高会影响鸡的采食和生产发育。因此,要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有檐料槽,放置高度以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左右为宜。据统计,1次将料糟加满,浪费料45%;加2/3,浪费12%;加1/2,浪费5%;加1/3,浪费2%。为此,1次加料量就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
  二、鸡群的管理
  1、适时断喙
  断喙不仅能防止鸡群喙癖的发生,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饲料浪费(5%-7%)。一般第1次断喙时间为6-10日龄,第2次在10-12周龄修喙,一般不要超过12周龄。断喙时的动作要干净利落,熟练轻快。上、下喙分别断除1/2或1/3,做到既能吃到饲料又要不喙晒饲料。
  2、随时淘汰病、弱、残及寡产,停产鸡
  一般情况下,病、弱、残及寡产,停产鸡占母鸡总数的5%-8%,多者可达11%,这些鸡大多数不产蛋或产蛋率很低,应及时发现和淘汰。
  3、种鸡群要及时淘汰公鸡
  1只公鸡饲养500天需消耗70千克左右的饲料。所以应及时淘汰病、残、弱公鸡。若不及时淘汰,不仅多耗料,而且多占饲养面积,多耗人力物力,还干扰母雏正常生活,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在35日龄左右,选留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公鸡后,其他的应及时淘汰,一般蛋鸡公母比例以1:15-20,肉用鸡1:9-14为宜。同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不仅能充分发挥公鸡的配种能力,而且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30-50,以减少大量的饲料消耗。
  4、鸡舍温度要适宜
  鸡舍温度过低,鸡需要较多的能量以防寒,采食量增大而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在冬季要主要保温防寒(鸡舍内温度不低于10℃)以减少鸡体能量消耗,减少饲料浪费。
  三、饲料的保存
  主要防雀灭鼠。麻雀、老鼠不光偷吃饲料,而且易传播疫病,1只老鼠1年要吃掉10千克左右的鸡饲料,因此,要注意防雀灭鼠。
  及时检查和维修供料设备。机械供料时,应经常检查供料情况,发现饲料堵塞及设备损坏漏料时,应及时维修和疏通,以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科学贮存饲料。饲料贮存不当,会造成霉变质,脂肪氧化增多而降低饲用价值,因此,贮藏饲料要注意避光、通风、防虫蛀。饲料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浪费。



黑龙江省拜泉县畜牧中心 吴振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