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3日《阳山科普》第十二期                             返回

如何预防禽流感传人  

  禽流感病毒通过那些途径传染给人?
  禽流感的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首先,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食用发病的病死禽造成直接的感染。第二,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高浓度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比如在发生禽流感的疫区,在鸡场的飞沫或者一个细微的羽毛、粪便等通过呼吸道感染。第三,通过接触禽流感病毒污染过的污染物,比如受病毒污染的鸡笼子、鸡舍。第四,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源,比如候鸟在湖边停留时候留下的粪便可能污染水源。第五,一些带毒的候鸟、野鸟和观赏鸟,比如一些人喂鸽子和到湖边喂野鸟,与鸽子和野鸟密切接触是危险的。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哪些人容易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有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高危人群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如何杀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如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具体有以下途径:
  (一)尽可能减少人,特别是少年儿童与禽、鸟类的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类的接触。
  (二)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工作期间应戴口罩、穿工作服。
  (三)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职业暴露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四)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
  (五)严格规范收治人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六)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七)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八)可采用中医药方法辨证施防。应用中药预防本病的基本原则:益气解毒,宣肺化湿。适用于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农医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