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2月21日《阳山科普》第二期                    返回

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

  高血压是公认的世界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于40岁以上者)。但专家在我国部分北方城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时发现,15至20岁的青少年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以上,也就是说,高血压病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据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专家介绍,中小学生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遣传因素、营养过剩(高糖、高脂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因此,防范高血压低龄化趋势应从儿童时期抓起,特别是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展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高血压也是脑中风、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专家认为,高血压病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即非药物治疗和科学的自我保健,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至少能够推迟发病的年龄。
注意精神活动正常化
  情绪紧张可使人体内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活动加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激素提高,易引起心脏功能失常,血管内膜也会积存胆固醇,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要宽宏大度,妥善解决各种不愉快之事,乐观处世,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及文体活动,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1)当心情烦躁,易怒之时,老年人不妨长叹一声,此时,体内的膈肌上升,肺部的残余气体减少,使肺部吸入新鲜空气量增加,从而使体内氧气供应得到改善,会使人感到轻松、舒展,不良的情绪立即得以缓解。
  (2)当您内心深处有不满、不快、痛苦的烦恼时,不要闷在心里,要向知心倾诉,也可找几个人聊聊,医学研究表明,聊天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兴奋,并有舒肝理气、活血散瘀、调适情志、和畅气血、养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效。“一吐为快”有利于稳定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生活要有规律
  规律的生活起居包括: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早晨醒了后不要立即起床,老年人应在床上躺片刻后,活动一下四肢,再缓缓坐起。慢慢将腿放到地上,然后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2)老年人要养成睡前用温水洗脚的习惯;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看电视要控制好时间,电视节目过于刺激的内容不要看,否则会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可导致血压升高。
  (3)遵守良好的作息制度。老年人要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中午午睡1个小时,可以缓解身体紧张,降低血压。
  (4)老年人外出活动应及时添加衣服,不穿紧身衣裤,领口过紧容易压迫颈静脉窦,可使血压升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
  运动可使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肥胖者来说,锻炼可减轻体重,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度和脂质的含量,缓解动脉硬化。当然,老年人活动时不宜剧烈,不要突然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做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平衡饮食
  在饮食上,老年人主要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要少食多餐,限制动物脂肪以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1)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多食用一些高蛋白质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实践证明,豆类食物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人的血压,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
  (2)提倡摄取含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
  (3)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5克为宜。因为,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吃盐过多,可增加人的心脏负担,并能增加德液粘稠度,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使血压升高。实践证明,食盐摄入量越多,高血压患病率越高。
  (4)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因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保护血管,加强排汇胆固醇的作用,使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发生。研究表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的血压越低。
  (5)多吃含钾盐丰富的食物。钾能促进人体内的胆固醇排出,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肌收缩力,有利于降低血压。
  (6)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鱼虾、海带、海蛰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人体动脉壁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7)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骨质疏松的人高血压发病率高。钙能使人血管平滑肌松驰,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使血压下降。因而可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米皮、海带、牡蛎、海藻、芝麻酱等。骨头汤含钙也很丰富,但需在烹调过程中加些醋,可促进钙的溶出,有利于钙的吸收。
  (8)经常吃些大蒜是降压的最好的办法。因为大蒜可帮助人体保持酶的数量而避免血压升高。
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在使劲屏气时,可使便秘者腹压增加,引起血压骤升。因此,便秘者可多食一些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如豆类、芹菜、马铃薯等;另外,纤维素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有显著的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而能预防动脉硬化。
防止超重、肥胖
  正常人体重的估算方法公式: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高血压与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关系密切。据调查表明,肥胖者患高血压比体重正常的人多2-3倍。肥胖者于10-20岁时就可能存在高血压的倾向。因此,对于肥胖者要控制饮食,减体重,还可采用中等活动强度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只要持之以恒,肥胖者就可降低血脂、体重及血压,从而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戒烟、限酒
  忌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可可等。
  (1)烟草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它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研究表明,长期大量吸烟,可引起吸烟者小动脉持续收缩,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变质,血管内壁增厚,发生动脉硬化。
  (2)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系,即饮酒越多,血压就越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酒量每日超过32克者比不饮酒者收缩压高5毫米汞柱,舒张压高2毫米汞柱。因此,提倡人们少饮酒是预防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3)咖啡碱可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常测血压
  血压波动不大者每周测一次血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