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2月21日《阳山科普》第二期
返回
阳山县天演速生杨树苗好畅销
春节刚过,阳山县科协培育的21亩天演速生杨树被来自阳城、七拱、太平乃至清新、连州等县内外的100多户纷纷争相订购,争取能够在春季时节如期种植,为今后的增收打好基础。
驱使这些农户纷纷相争相订购该树苗的原因是阳山县引进的重点招商项目之一——顺龙木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生产中密度纤维板为主,首期投资8900万元,计划年产各种规格的优质中密度纤维板七万立方米,年产值超亿元。该项目的引进曾一度引起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和忧虑,唯恐这“大斧头”会威胁到阳山县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为尽快解决顺龙木业有限公司原材料需求量大的问题,去年4月底,阳山县科协紧紧围绕县的招商经济引资工作,及时地从外地引进了目前世界上生长最快、积村率最多,收益最丰厚的的优良树种——天演速生杨,并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21亩的天演速生杨示范基地和试种了3亩天演速生杨树苗,以幅射带动阳山县农民群众规模种植速生杨。天演速生杨是中国林科院在九十年代后期培育、繁殖的最新品种,它具有易生性、速生快、再生性和适应性四大特点,即有水即活、有土即长、当年扦插、当年成林。其木材可用做纸浆、中、高密度纤维板、人造板,建筑用材等,干鲜叶可作木本饲料、配套发展畜牧业。
经过科技员近十个月的精心管理,该基地的树苗长势良好,试种的3亩速生杨也取得了成功。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天演速生杨在阳山县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特别快、抗寒抗旱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成效,非常适宜阳山县种植。种苗种下不到一年树高便达到5—7米,胸径达4—6厘米,树苗成活率95%。
科技人员认为:发展种植速生杨,既可给产业提供一片绿色的资源,解决顺龙木业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也给贫穷的山区建立了一个绿色的银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大地撒播了一份绿色爱心,给荒山荒地披上了一身绿装。这样不仅可巩固阳山县生态公益林成果的保护,还可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率,是一个“多赢”的发展项目。因此,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并计划将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推广项目,动员农民群众大规模种植。县科协负责人则表示:将竭尽全力为农户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等全方位的跟踪服务,确保该项目迅速发展,早日发挥效益。阳山电台:邱景荣
农民致富的开路先锋 阳山县科协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技术带给农民,同时,也把致富的希望带给农民。
示范基地,农民致富的试验田
几年来,阳山县科协在全县先后建立了26个科普示范基地(其中县级10个,乡镇级16个)大胆地试验种植优质水果,经济林树种、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和试验饲养优质生猪、家禽和名贵鱼等。因此,作为阳山科协主席,李汉华把每个示范基地的建设都是比喻成一块“试验田”,“一旦我们实验成功了,马上就可以将科技向农民推广,农民致富也就多了一条可行之路”。
“科技要在农村普及,就要给农民作个榜样,让农民真正地看到实惠,阳山科协建设各种示范基地,就是农民致富的开路先锋,”李汉华兴奋地对记者说。
让科学走近老百姓。
为了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科学技术,阳山县科协还筹资建立了科普宣传长廊,这个被阳山县市民称为学习科普知识的“活图书”项目,受到了市民普遍的欢迎,累计参观人数达万人,为阳山县营造了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此外,阳山科协还会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月”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工作者下乡活动,广泛地传播科普知识。
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据李汉华介绍,阳山科协近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阳山县100万亩的农作物年播种面积中,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53%;优质粮种植面积已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阳山县正在发展的“三高”农业项目还有阳山鸡繁育饲养、美国皇鸽饲养、孔雀饲养等,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单纯的发展种植业并不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化生产,才能打造出阳山的强大农产品品牌。”李汉华坚定地说。
阳山电台: 邓景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