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2月21日《阳山科普》第二期                    返回

农民致富的开路先锋

  阳山县科协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技术带给农民,同时,也把致富的希望带给农民。
示范基地,农民致富的试验田
  几年来,阳山县科协在全县先后建立了26个科普示范基地(其中县级10个,乡镇级16个)大胆地试验种植优质水果,经济林树种、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和试验饲养优质生猪、家禽和名贵鱼等。因此,作为阳山科协主席,李汉华把每个示范基地的建设都是比喻成一块“试验田”,“一旦我们实验成功了,马上就可以将科技向农民推广,农民致富也就多了一条可行之路”。
  “科技要在农村普及,就要给农民作个榜样,让农民真正地看到实惠,阳山科协建设各种示范基地,就是农民致富的开路先锋,”李汉华兴奋地对记者说。
让科学走近老百姓
  为了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科学技术,阳山县科协还筹资建立了科普宣传长廊,这个被阳山县市民称为学习科普知识的“活图书”项目,受到了市民普遍的欢迎,累计参观人数达万人,为阳山县营造了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此外,阳山科协还会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月”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工作者下乡活动,广泛地传播科普知识。
闯出一条致富新路
  据李汉华介绍,阳山科协近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阳山县100万亩的农作物年播种面积中,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53%;优质粮种植面积已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阳山县正在发展的“三高”农业项目还有阳山鸡繁育饲养、美国皇鸽饲养、孔雀饲养等,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单纯的发展种植业并不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化生产,才能打造出阳山的强大农产品品牌。”李汉华坚定地说。     



                           广东科技报记者:邝小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