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6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蓝山笋竹—麻竹的栽培与加工技术介绍
长在我县青莲镇蓝山管理区的蓝山竹笋,可鲜吃,也可制成笋衣、笋干、笋虾等成品。它色泽金黄鲜艳,煮热后味道鲜甜、嫩滑、爽口。
经华南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考察鉴定,这种笋竹为牡竹属的麻竹,是笋竹的优良品种之一,很适宜山区发展。
蓝山区的100多家农户,家家都种有笋竹,从1983年开始发展,到九十年代时,笋干的总收入已超过10多万元了,平均户收入也超千元以上,个别农户达到五千多元。它的确是农家致富的门路之一。现将蓝山笋竹——麻竹的栽培与加工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好林地。
麻竹喜欢温暖气候,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林地应选择背风朝南,地势较平的山脚、冲边、河边和山荫大的缓坡地为最好。竹竹前要整地,再挖种植穴,一般穴长1.5-2尺,宽1尺左右,深30-45厘米,挖穴宜深,种植宜浅.种植密度,每亩60株为宜。
二、选好母竹。
蓝山种竹一般采用分蔸种植和竹丫繁殖两种方法。用竹蔸种植的当年则有竹笋收成,用竹丫繁殖的要到第三年才有收成。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选好母竹。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正常,竹节密,无病虫害,1-2年生的最好。此阶段的母竹,根系吸收力强,存贮养分多,生理代谢旺盛,抽鞭发笋力强。过老过嫩的母竹都不适宜采用。尤其是用竹丫繁殖的,若用多年生的母竹,是没有竹笋收成的。
三、种植方法。
若用竹蔸种植的,要注意保护鞭芽,勿伤鞭根。母竹连土挖取后,为了防风摇动,留枝4-6层,削去竹梢,削口要平。种植穴底垫些表土或施些已腐热的土杂肥,母竹移入穴中,分层盖土,踏实即可;若用竹丫繁殖的,则用利刀在母竹基部截出3个节的长度作种用,种植时将种竹埋入土2个节(5-7寸深),培土要复在竹的四周,不要盖在面上,把种竹掩盖死,然后踏实淋水即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种植时间均可在农历正月底至二月初开始。
四、竹笋的加工。
1、收笋时间。以季节为标准,则从大暑前可以开始收获,以后每隔5-7天收获一次,一直可收到寒露为止。若从竹笋的生长来看,则以竹笋长出地面,基部有三个节转青时为适期,此时笋高约有1-1.5米。过早收获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而且水分过多,不易贮藏;过迟收获则竹笋老化,影响质量和效益。
2、加工方法。采回鲜笋后,将外壳剥掉,将节间上下青色的部分切掉,留下中间嫩白的,切成条状,则为笋虾了;顶部个头大的则为笋干;最顶部剥下几片嫩簿的,则为笋衣了。煮前,一要把鲜笋洗净,二要锅头底部放下竹帘,依次序放笋虾、笋干、笋衣,最后倒入四分之一深的水煮沸,时间约1-1.5小时,气味闻到从辣味至香味时为止。鲜笋煮热后,捞出滤干水,冷却后用刀切开,将中间白色粉末抹掉。然后用竹搭摊开晾晒,晚上收回时要放在瓦缸或木桶里,第二天晾晒时又取出,天天如此,正常情况下,一般晒5天即可以了。由于笋干容易返潮发霉,贮藏时应用木桶保存,笋虾放底层,然后放笋干、笋衣,将木桶置于通风干燥处,这样,色泽就会保持金黄鲜艳了。
(赵镇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