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3日《阳山科普》第六期                            返回

一次性筷子越白越危险  


  每个人都有在外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经历,还有很多人在外就餐时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认为这样比较卫生、安全。但最近有研究证明,这种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远远大于消过毒的非一次性餐具。
  据报道,前不久,香港标准检定中心通过对香港大型饮食集团的各个分店的一次性筷子进行抽查检验,发现所有的筷子中均含有二氧化硫。专家认为,如果人体摄入二氧化硫浓度太高,会刺激呼吸系统,导致患过哮喘的食客“旧病复发”。那么,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对人的健康到底有多大危害呢?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认为,与普通木材的颜色比,很多餐馆的一次性筷子的颜色都格外地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董金狮告诉记者,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不用经过特殊加工。但是现在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不去“肤色”就较黑,当然无法受到食者的青睐,但是当他们经过加工处理后使这些一次性筷子“改头换面‘,登上人们的餐桌。
  因态的制作方式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但是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成分会严重超标,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会凝固。因此,人们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随之而来。
  除此之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便如铅、汞等。重金属在人体内部是可以堆积的,长时间的累积会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
  液态加工筷子的方法是通过氯气或者双氧水,特别是氯气,它不仅容易造成人体内的胆结石,而且含有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二恶英。
  至于竹筷子,为了去除竹子的毛刺,令其看起来光滑、白皙,制作者将其放入滑石粉中,通过摩擦对筷子进行加工。但滑石粉容易增加人体患胆结石的几率。
如何鉴别一次性筷子
  拿到一次性筷子时,先要观察它的外包装。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那些注明高温消毒、颜色过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还要观察筷子的颜色。质量过关的筷子颜色均匀,不会出现颜色过黑、过黄的现象。如果以普通木材的颜色作为标准,那么被漂白过的筷子,差不多一眼就能认出来。另外,闻一下筷子的气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有股酸酸的硫磺气味,那么最好还是不要使用。
  如何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不“中毒”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此外,用餐时勿将木筷长时间浸泡在热汤或热粥里,因为浸泡会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


摘自《北京科技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