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阳山科普》第八期                             返回

小儿沙眼要预防

  沙眼是青少年常见的眼病之一。据我县防疫部门的检查,农村中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沙眼达40~50%,城镇的中小学生轻些,但也占18~29%。这些情况表明:沙眼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普遍存在的,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轻的会影响视力,重者则造成失明。因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它可通过间接接触而交叉感染。沙眼发病早期可表现眼睛发痒,有异物感,晨起有眼屎,眼红,视物不清等。晚期可引起汗多并发症,如眼眶干燥、内翻倒睫、角膜长翳子,甚至溃疡、穿孔,最后造成失明。
  防治沙眼主要靠讲究个人卫生,具体是做到“三不”、“三勤”。“三不”即不用脏手擦眼,不用衣角、衣袖、脏手帕擦眼,不用公共毛巾擦眼;“三勤”是勤换衣、勤洗手、勤剪指甲。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特别是学校、幼儿园等青少年、儿童聚集的地方,要做到一人一巾一盆,并用流动水洗脸,就是在家里,小孩也不要与大人混用毛巾,面盆。一旦已患上了沙眼,就要坚持治疗,一般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天点眼3~4次,每次2~3滴,连续点2~3月。严重者应去医院诊治,千万别信江湖医生的行骗。


                                          (赵镇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