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阳山科普》第八期
返回
芹菜无公害栽培
栽培品种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芹菜品种。
育种与繁殖 种子处理用48~49℃温水浸种30分钟。培育无病虫壮苗,育苗场地地应与生产田隔离,实行集中育苗或专业育苗。育苗土配制用3年内未种过芹菜的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民混合,有机肥用量不低于30%。育苗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细土混合,播种时1/3撒在硅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盖在种子上。加强苗床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种植密度不易过大,要适期分苗,适当放风、炼苗,控制幼苗徒长,发现病虫苗及时拔除。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追施少量化肥,促进幼苗生长。
栽培技术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1)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景观环境指标项目指标为高速公路、国道≥900米,地方主干道≥500米,医院、生活污染源≥2000米,工矿企业≥1000米,且前茬3年以内未种植棉花,连续栽培常规(非无公害)设施蔬菜不超过3年,2~3年内不能连作。
(2)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壮良好,碱解氮含量70毫/千克以上,速效磷含量5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含量100毫克/千克以上,土壤Ph6~7.5,土壤全盐含量不得高于3克/千克。
(3)灌水条件:平原农区禁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源灌溉取水层深度大于50米。山地农区农田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用地上水。
(4)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5)危险物管理:有毒、有害的农药、除草剂、调节剂、激素等危险物应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得在保护地内和田间存放。
定植
(1)施肥整地。施肥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50~100千克、硫酸钾25~40千克,缺硼地块底施硼砂0.5~1千克。
(2)整地施肥后,将土壤犁翻20厘米后扣棚,高温晒棚7天。
病虫预防
(1)设防虫网阻虫。温室、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网纱密封,防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迁入。
(2)铺银灰色地膜避蚜每亩。铺银灰色地膜5千克,或将银灰色膜剪成10~15厘米宽带,间距15厘米左右悬挂。
(3)棚室消毒每亩。棚室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4~5处点燃后闭棚熏蒸消毒。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浇足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结合浇水追肥一次,然后蹲苗。蹲苗结束后结合浇水,开沟追施速效性氮肥。每次每亩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追施2~3次。到收获前半个月为止,及时摘除侧芽。
定植后病虫害防治
(1)要及时摘除病虫叶,拔除重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2)黄板诱蚜棚室内设置用废旧纤维板或纸板剪成的100厘米×20厘米的板条,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上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每亩约30~40块,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一般7~10天重涂1次。
(3)药剂防治。保护地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在干燥晴朗的天气也可以喷雾防治,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收获及后续管理
采收 适时收获,收迟了叶柄易空心,品质下降。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分装、运输、贮存 执行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摘自《大众科技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