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阳山科普》第八期                             返回



什么样的食物才安全?

  到底什么样的食物才安全?在有机食物市场成长快速的今天,传统用化肥、农药生产的农作物就不能吃了吗?
  90年代开始,不断出炉的环境医学研究,直指食物里残留的化肥、农药等人工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农药不是罪魁祸首?
  一片警讯中,当然也人持完全不同的看法。
  美国诺贝尔奖级的癌症大师艾姆斯(Bruce Ames)就曾在接受《康健》杂志的专访中批评,大家的花太多精神担心农药问题了。在论文环境污染、农药与癌症预防的八大错误观念中,68岁的艾姆斯直指新起的医学同业夸张了农药对人体的伤害。对于农药影响荷尔蒙运作的说法,艾姆斯认为食物本身所含的天然化学物质,对荷尔蒙的影响是这些微量人工化学物质的几百万倍!
  我们喝的一杯咖啡里,致癌化学物质的含量相当我们一年吃进的农药含量,他在接受《康健》的专访中笑着举例。而且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对荷尔蒙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艾姆斯对无化肥、无农药的有机农产品根本持反对态度,指出今天世界儿童健康最大的威胁,来自父母对营养知识不足(食物储存、处理不当、偏食)所引起的营养不良,而不是农药残留。
  相持不下的两代之争,让世人看得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但是对追求高质量安全食物的现代消费者来说,更关切的似乎是:确实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即使有农药残留,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蔬果?
如何选购安全蔬果?
  向不同的菜贩购买蔬果 因为蔬菜运销网络非常复杂,不同的菜贩会有来自不同果菜园的菜,而不同的果菜园对农药处理的谨慎度也不相同。为了分散风险,最好的选购办法是向不同的菜贩购买蔬果。
  好看的蔬果不见得健康 为了放在菜摊上看来好看,是农民不顾农药安全期限就菜收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最漂亮的菜,往往有可能是最危险的菜。有虫眼的果菜表示农药用得较少,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是,如果是使用“生肥”培养的蔬菜,菜叶间藏对人体有害寄生虫卵(例:蛔虫)的可能性较大。有机蔬菜因为使用“完熟肥”,虽有菜虫眼,只要冲洗,应没有感染寄生虫的危险。
  不买不合时令的蔬果 一般来说,不合时令或提早上市的蔬果,所含残存农药的比例较高,因为在不合适生长环境下栽培的植物,须靠大量化肥与农药维持,不仅成本较高,也会比较危险。叶菜类农药残留浓度较高,根菜类氮(硝酸盐)含量较高绿色叶菜类因为接触农药的面积较大,表面较光滑,所以农药残留的可能性较高。萝卜、蕃薯、花生等根菜类,因为农药喷洒不到,而且多去皮食用,农药污染可能性较低。但是因为根茎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化肥,所以对人体有害的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也会比较高。
  购买有品牌的蔬果,较有安全保障 尽管各种农药检验方式都不尽精确,但是经过专人采购、专业处理的蔬果,仍是较值得信赖的农产品。
如何处理蔬果更安全?
  冲水清洗比泡水清洗更安全 因为农药常胶结在蔬果的表面,很不容易泡掉,而且长时间泡浸会使蔬果的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因此农药专家的建议,是在水龙头下用力甩洗,藉水的冲力,破坏农药的胶结力。冲洗前,无论是蔬菜的尾部或青椒头部等不易清洗的部分,宁愿切除以保健康。剥皮的水果,即使是香蕉,专家也建议清洗后在剥皮食用,否则表皮的农药粘在手上,仍然增加污染机会。
  买回的蔬果在空气流通处放置几天,有助农药的分解大部分农药,喷洒几天后,就会被植物体内的酵素分解,所以放几天再吃,是比较安全的做法。而存放的位置,头几天最好不要在冰箱里,因为冰箱会抑制果菜本身酵素的活动,根本无法分解残毒。当然这种办法,只适用于凉爽的天气,及不易腐烂的果菜:小黄瓜、萝卜、包心菜、蕃薯、西红柿、洋葱等。



                                         摘自《大众科技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