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9日《阳山科普》第九期                             返回


  泰国辣椒是泰国引进的泰国一号与本地指天辣椒杂交而成,辣味较浓,粗生易长,容易种植,2003年在五华县华城镇引进并试种成功,亩产1500-2000公斤,经济效益达2500-3200元/亩。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苗
  1、苗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便利、离大田近、土壤肥力较高地块,最好未种过茄果类、瓜果类蔬菜及烟草等作物。
  2、种子处理:在清水中浸种15-20分钟,再将种子放到55℃的热水中浸15分钟,捞起用清水搓洗种子后,在常温下用清水浸种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再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
  3、播种育壮苗:一般在1月下旬开始播种,将选好的育苗地深耕翻土起畦,每亩大田约需8-10平方米的苗床,把1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均匀撒于畦面并与土壤耙匀、整细整平,畦宽120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30厘米。播种前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大田用种量20-25克,匀播、稀播种子,播种后用细土或土木灰覆盖1.5-2厘米,然后用尼龙薄膜拱棚育苗。幼苗出土后,要及早进行炼苗,使幼苗壮实,提高抗逆性。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除草间苗,使土壤透气,以保证幼苗根系发达。
  二、合理密植
  将种植田块施足基肥翻耕起畦,整成畦面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25厘米,并在畦面于株距80-100厘米单行挖穴。种植时间在2-3月(即春分前后)幼苗长至4叶1针时即可移栽,每亩种植680-700株。移栽时每亩用25公斤磷肥加腐熟农家肥350-400公斤,适量的生石灰(预防青枯病)拌均穴施作基肥,并与穴土拌匀,幼苗应带土移栽,移栽后及时淋足定根水。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种植7天后进行查苗补苗,并施一次稀粪水或淡尿水,在傍晚时淋施,连续2-3次,做到勤施薄施。
  2、生长期管理:当苗生长至8-10片叶时应进行一次打顶、除草、培土。打顶将主、分枝枝心摘除1-2厘米,促使辣椒低位分枝、多分枝,可进行多次打顶,使苗高控制在1米高左右,形成一个蘑菇形状,便于采摘;除草要用人工除草,不能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易对幼苗造成药害;培土在初蕾时进行,结合培土进行除草、施肥,施一次重肥,亩施腐熟家栏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在植株间开25-30厘米深沟施肥,施肥后用泥土覆盖培土,开花后不能松土,以防伤根感染青枯病。
  3采收期管理:每一次采收后要适当追施速效肥,可施粪水或尿水加适量的复合肥,可喷施叶面肥(如:叶面宝、十三皖、万物春等)。施肥时可结合加深畦沟,适当培土,排除渍水,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持良好长势,延长采收期。
  四、适时采收
  泰国辣椒属多次开花多次结果类蔬菜,且多以采收青果为主,所以及时采摘有利于提高产量。采摘的标准是辣椒充实饱满,果皮色泽转浅黄、光洁发亮时即可采摘。一般选择早上或傍晚进行采摘为佳,采摘时连柄采摘,不要左右翻动或向上提,以免搬动植株造成落花。同时,采摘时注意尽量减少落花和损伤、折断枝条,造成减产。
  五、病虫防治
  1、青枯病:移栽前每亩用石灰或草木灰100-150公斤施下整地,调节土壤酸碱度,抑制病菌繁殖。发病初时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4次。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防止传染。
  2、炭疽病:可用50%的代森锰锌800倍液,或爱苗3000-4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3、蚜虫:用蚜虱净3000-4000倍液或乐果150克加敌敌畏1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李展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