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9日《阳山科普》第九期                          返回


山区饲养湘云鲫效益较好


  湘云鲫型似土鲫和青鲤之间,其以粗养易管,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低温能力强、起捕率高、且食味好、营养丰富、价格较优等优点深受山区百姓的喜爱。今年,我们从珠江水产研究所调入7朝左右的湘云鲫鱼苗10万尾,从5月2日投放饲养,至9月28日开始陆续起捕上市,平均每尾体重达400克左右,最大个体为750克,最小也有150克以上;以和四大家鱼混养为主饲养,亩增产优质鲫鱼25-30公斤,增加产值350-400元,增利润250-300元。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池塘准备  准备混养湘云鲫的池塘,在鱼苗投放前,务必清塘消毒。有条件放干水的池塘,先放干池水,暴晒一星期左中,然后整理堵塞好漏洞,再用40-50公斤/亩生石灰泼洒;如无条件放干水的池塘,则以实际水深和塘面计算,每亩均1米深用生石灰120-150公斤或用茶麸40-50公斤捣烂浸泡一夜后全池泼洒。池塘消毒后第三天再注入无污染的河水。
  2、鱼苗标粗  从外地调入7朝左右湘云鲫鱼苗,直接投入成鱼池中混养,往往造成成活率低,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所以,必须先用较小的鱼苗池进行标粗培育。一般情况下,每万尾鱼苗放入1亩左右的鱼苗塘中,保持水深1米左右,用花生麸、蛋黄或豆浆或小鱼配合饲料投喂。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8%左右,浸泡后分上下午均匀投放于池塘中,这样培育30天左右,达到11朝的规格后,经筛选同一规格的鱼种放入同一池中混养。鱼苗培育标粗期间,池水保持“清、爽、嫩”,透明度约在20厘米左右,这样鱼苗成活率就可达到80%以上。
  3、科学搭配  一般情况下,将标粗培育到11朝左右的湘云鲫鱼苗,按每亩池塘60-80尾的数量比例,混养在饲养四大家鱼的商品鱼池中。投放时,先将鱼苗放入大水盆或池斗中,再用6%的粗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苗5-10分钟,然后再将鱼苗缓慢地放进池塘中,从几年的实践证明,混养湘云鲫数量必需控制在80尾/亩以内,且不宜再混养其它鲫鱼和土鲤饲养,否则养殖效果将受到影响。
  4、日常饲养管理  在饲养家鱼的池塘中混养湘云鲫,无须再投入很多的其它饲料,只按家鱼的常规管理,即每天投入鱼总体重4%左右的精饲料如花生麸、谷芽、草鱼配合饲料等,加10%左右的青饲料如莎漂、苏丹草、嫩草等即可。尤其是肥水塘,每天仅需投入适当的青饲料,只要塘鱼不“浮头”、“翻塘”就可以。
  5、鱼病防治  湘云鲫死亡多数都属机械损伤或天敌水蛇、水鼠所伤,病害很少。但从近一、两年饲养情况看来,死水塘饲养湘云鲫,也有“暴血病”出现,其症状表现:病鱼腹部红肿,腹鳍基部更红,少数鳞片脱落。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一星期内死亡,同时还伴随着同池的鲢鳙鱼死亡。为了避免此病流行,我们要求各混养了湘云鲫的养殖户每隔半个月往塘里泼洒生石灰一次,用量为每亩水面均1米深用15-20公斤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或发现有“暴血病”症状时,即记得用“暴血停”渔药施洒,使病源控制在初级阶段,抑制蔓延,这样有效地预防了鱼病的发生。


                           李侃权 吴育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