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1日《阳山科普》第一期
返回
吃肉太多易患骨质疏松
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越多,钙质排出体外的几率就会相对增加。正常的蛋白质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也就是说,1个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最好少于100~150克。
此外,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很容易引起钙乏症。实验证明,每天人体摄入80克动物蛋白质,会造成37毫克的钙流失;当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这时即使再补充钙,最后总的钙流失量还是会达到每天100多毫克。这说明,补钙并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饮食所造成的骨质流失。
为什么高蛋白摄入会导致钙流失呢?首先,含硫的动物性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呈现酸性反应,迫使身体从骨质中提取钙质来平衡酸性血液。其次,猪肉、羊肉、牛肉等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们会在消化道中与钙结合,从而减少人体对钙的吸收。第三,食物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消化后,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会在胃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有关专家认为,补钙,平衡膳食是基础。除了吃肉以外,要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以及各种瓜子、芝麻酱、虾皮、海带等,这些食物中的钙含量都非常丰富,而且在人体中的吸收率比较高。另外,吃肉制品的时候,最好不要选那些比较咸的熟食。这类食物钠含量较高,而钠通过肾脏排泄时也会带走一定的钙,造成钙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