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7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苦草的栽培技术
我县青莲镇峡头村种植苦草致富而闻名了全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种植,到九十年代全
村230多户就种植了苦草300多亩,总收入近5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1500元,每户平均纯收入
1600多元。从而,为山区致富又开拓了新的门路。
苦草又名苦玄参,土名叫溪皇草,为玄参科苦玄参属草木植物。其味苦、性凉、具有抗菌消炎、清热
解毒的功效,对多种炎症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药理和临床试验表明,苦草还具有抗癌的作用。我县粤北
行所生产的粤北三件宝之一——溪皇草茶就是采用苦草所制成,很受消费者欢迎。所以,种植苦草对国家
对人民对自己都有积极的意义。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栽培
1、生长特点:苦草是多年生的植物,它适应性较广,对自然环境与土壤条件要求不很严格,故在我
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出产。其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所以,在树木遮荫的山坡、平
地、旱田、房前屋后、果园林下及两山之间的谷地可种植。苦草生长期为90~120天,一年可收2~
3次。
2、培育壮苗:苦草用种籽繁殖。先育苗后移植,3~4月均可播种,播种前整地起畦,畦高12~
15厘米,宽1~1.2米,每亩施入腐熟家栏肥、火仔泥等25~30担作基肥。播种时种籽用细砂或草
木灰拌和,做到均匀撒下。每亩用种量约200~250克。播种后复盖草木灰、火仔泥和稻草,然后淋
水保持湿润。待苗长出后揭去稻草,并做好中耕、除草、施肥等工作。
3、及时移植:种子播种后45~60天苗高约10厘米以上时,就要及时移植了。在移植前要对本
田做好深耕细耙、施足基肥、起畦开沟等工作。然后选择阴雨天气起苗移植,株行距8~12厘米。栽后
淋水定根,连续淋水2~3天就可以了。
二、管理
苦草由于前期生长较慢,故在封行前要及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一般每隔10~15天除草一次;其
次是做好防干旱工作,可结合追施水肥解决。若遇上病虫害还要及时做好防治,有叶斑病时可用70%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洒;有蚜虫、粘虫等时,可用40%乐果乳剂1000~1
200倍液进行喷杀。
三、采收加工
苦草一般种植后3~4个月,株高有40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采收。收获时用镰刀割取地上部分,扎成小
把,晒干即可出售。收割时要注意:一是割大株的留下小株的;二是基部要留出5~6厘米长,不要割平
,以剩下一造萌发新枝,再收获。
(县科协 赵镇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