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7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新挖水塘怎养好鱼
近年来,不少农户为了开展多种经营,把自己承包的稻田、自留地挖塘养鱼,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
据反映,很多新挖的水塘鱼苗长不好,产量低,影响了经济收入。其原因和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1、鱼苗太小,易受病害。新挖鱼塘应投放大规格鱼种。鲤、鲫鱼种应在8厘米以上;草、鲢、鳙鱼
种应在18厘米以上。在鱼种投放前10天,将水塘的水加至20厘米深,每亩施生石灰75公斤,进行
清塘消毒,预防鱼塘,
2、水的肥度不够,浮游生物少。鱼种放养前,应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水面应施经过发酵的人、畜、
禽混合粪肥1000~1500公斤,化肥30~40公斤,以培养大养浮游生物供鱼摄食。
3、放养密度过高,比例搭配不当。混养鱼塘每亩水面可投大规格鱼种800~1000尾。合理的
比例搭配是:若水塘水质较肥,鲢、鳙鱼可投放60~70%,其它鱼种适当搭配。若水草茂盛,可投放
草鱼60%,鲢、鳙鱼种20%,其它鱼种适当搭配。
4、投饵量不足。鱼种下塘后,每天应投喂适量的麦芽、豆芽、豆饼、蚕蛹等可口的饵料。鱼的食量
加大后,应改投其它混合饵料。一般饵料的日投量,可按每50公斤鱼1.5-2.5公斤计算;草料的
投喂标准,应以4小时之内吃完为度。
(县科协 赵镇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