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30日《阳山科普》第六期
返回
药如水,水如药
“药能救人,也能害人。”这已为历史和现实生活所证实。
俗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套用这句话来说药,绝妙不过。 药如水。广州人家里家家有水,也几乎家家有药。而且不少人的家里都会有个“家庭小药箱”,就如过去家家有个小水池一样。两相比较真有着惊人的贴切。囿于环境或出于实际,一般的家庭平时都会放着几种不同的药品以“看门口”。一旦有个头疼身热等小病,很多人总是先自己喝点凉茶吃点药,解决不了才找医院救急。
最近,有消息说,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这说明,人们在使用药品时存在不少误区。
受惠于公费医疗,很多人都会定期开一些药储存在家里。但人毕竟健康的时候多,病的时候少。很多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期了。人们很少会注意到所储存药品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限,而且大部分人并没有专业的药品分辨知识,很难从颜色气味等方面觉察这些药品是否安全。统计资料显示:现在中国家庭中存放过期药品的占了80%,中国城市平均每个家庭有过期药215粒,其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服用这些过期药的危害在此就不详细叙说,只在此提醒读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清理自己的家庭存药,服药前要注意生产日期和留意药品的颜色气味(现在有部分药品会在包装上印上药物的颜色气味等特征)。当然,最保险的方法,还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去医院找医生开药或到合法经营的药房买药,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吃错药。
对于过期药品的处理,人们也不能粗心大意。很多人在处理过期药品时会选择丢弃和出售给“药品回收商”。这样的处理往往会使这些过期药品又重新流入市场,循环销售。部分会被无良药商改头换面重上货架,部分则销往偏远地区。其实很多药厂都会定期举行药品的回收活动,人们可以注意相关信息联系商家回收或者到附近的大型药房咨询。随意丢弃和再次出售都是不恰当的处理方法。
水如药。水也不是全都干净、永远那么温驯的。在它不规矩的时候,例如,发了大水,洪水泛滥,那就为害人群了。特别要小心的是,我们身边那些铺天盖地的非法药品广告,那是会淹死人的。
为此,提醒各位,特别要注意以下八种情况的虚假药广告:说得太绝对的,如“药到病除”、“国内首创”、“三盒见效”、“治愈率为98%”;声称“专治疑难杂症”、“包治百病”、“无效退款”的;用专家、病例、患者作证明的;用部队、大学、研究院科研成果的名义宣传的;广告中只留电话和信(邮)箱号的;没有广告批准文号的;在街头路边散发的不明小广告;与其他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做比较而为自己大吹大擂的。遇到以上各种药品广告,你们都要三思。因为他们的危害,不亚于洪水猛兽。
安全用药,用安全药。做到水听人使唤,药为人治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自身的平安健康。
(陈慰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