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4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消暑最好冲热水
天气渐渐热起来后,皮肤专家称,要消暑解乏,即使夏天也要洗热水澡,只是水温为要太高,一般控制在30℃左右。
出汗后受冷极易发疾病
在夏季,稍微活动后就可能大量出汗,这时如果从头到脚冲个冷水澡,当是感觉很畅快,而事后很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有的甚至会出现头痛。
皮肤专家说:人体在大量出汗时,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冲冷水澡,血管急剧收缩,体内热量遭到外力的抑制,一时散发不出来,而且颅内的动脉血管很丰富,对外界刺激是很敏感的,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可以出现呕吐现象。因此用冲冷水澡的方式迅速降温的危险性很大,特别是没有洗冷水澡习惯的人,更容易引发身体的不适,极易留下病根。
而热水洗澡可以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的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肌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各部分获得营养,并加快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另外,适当温度的热水澡还能安抚神经,使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放松,甚至还可起到一定的镇静、止痒、止痛、抗过敏等作用。虽然在夏天身体遇热后会出更多的汗,当时洗完热水澡后可能会感觉更热,但稍微休息一下,就会感觉到凉快。
洗澡注意四不要
第一,水温不要太高。洗澡的水温过高时,皮肤血流量会增加,而大脑等器官的血流量会相对减少,容易引起缺血、缺氧等不适症状。夏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第二,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很大,空气也相对不流通,时间太长会出现胸闷、心绞痛等情况。朱医生说,况且夏天由于天天洗澡,仅仅是冲洗汗迹,5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第三,过饱或空腹不要洗澡。刚吃饱后全身表皮的血管因受热而扩张,血液流向四肢,胃肠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从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空腹时洗澡会消耗能量,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第四,洗澡不要用力搓。朱医生说,有些人认为只有用力搓澡,才能把皮肤上的脏东西洗掉,实际这样是不对的。皮肤分泌的皮脂可以保护、滋润皮肤,皮脂和汗液混在一起,具有杀菌能力。而热水会溶解皮指,当洗得过勤,或用力搓澡,就会使皮脂大量流失,皮肤的抗菌能力也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