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4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谈科技惠农及秸秆分解剂
中国农技协会副秘书长周俊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 谭 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的带领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这类组织叫什么名字呢?它就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过2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成为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这次节目我们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周俊秀高级工程师,给大家介绍咱们农民自己的组织——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注和扶持。近年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紧紧围绕“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的增收服务。周俊秀为高级工程师说:
  中国农技协在全国拥有10万多个基层农技协,联系着1000多万个会员农户。中国农技协成立了棉花种植委员会、兔业产业化委员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等,为会员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棉委会成立两年来,联系的会员遍布全国24个省市,近6万名。中国农技协发挥志愿者的资源,成立了“中国农村奔小康专家服务团”,开办了中国农技协网,开展技术、信息、示范、咨询服务。“中国农村奔小康专家服务团”共有15名成员,通过演讲、培训和示范,对农民进行科学思想和市场观念的教育,在传播技术的同时,还传授依靠科技致富的经验。自2003年成立来,举办科普报告和咨询活动39场次,受益群众9000人次。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作用和功能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术交流型。主要是对会员普及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在技术交流的基础上,为会员提供包括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远销服务等在内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项目。三是拥有技术、经济和经营实体的。这种类型的协会具有了为会员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或统一经营的能力,能够帮助会员提高经济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些协会还实行了股份合作制。通过资本、技术、劳动的联合,把会员和协会的利益更加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具体来说,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请听周俊秀高级工程师的介绍:
  第一个方面,创办了科技大王系列活动。围绕科技扶贫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从2000年起,组织科技致富能人,赴山西吕梁、广西百色、辽宁阜新、四川厂安等地,举办7次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了86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接待群众有70多万人次。达成合作或意向性的协议544项。仅在辽宁阜新就落实合作项目14项。
  所以,“科技大王”系列活动,被列入了中央“三下乡”文件,《焦点访谈》节目对“科技下乡”活动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很大;王光国同志肯定“百名科技大王进阜新”活动:“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
  第二个方面,行业技术交流活动。举办了20多场次的全国性行业技术展示交流活动。内容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农资等,参加的农民群众近百万人次。协会每年还召开了2次全国性的兔业技术交流大会,至今举办了23届,兔业大会已成为我国兔业界最具影响的行业盛会,促进了我国兔业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致力于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举办了5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农民3万多人。其中与山东寿光科协合作,举办了19期大棚蔬菜技术培训班,培训2万多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个方面,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
  利用组织网络优势,向基层农技协和会员推荐了近100项实用技术,受益群众达100多万人。
  为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观,按照生产和生活必须着眼于安全、绿色、环保、节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最近中国农技协以发文的形式推广了“善堂”牌秸分解剂新技术新产品。善堂牌秸秆分解剂是由内蒙古善堂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王善堂同志历经八年研制成功的,该产品应用了生物化学酶来处理秸秆,发展秸秆养殖业。不仅可结束我国焚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历史,还能变废为宝,做到绿色环境节能,能有效降低养殖业成本,受到了广大基层协会和农民的欢迎。被专家评估为“此项技术突破居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在养殖业中全面推广”。今后我们将加大推广力度,更好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