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8日《阳山科普》第九期
返回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防护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四肢小关节肿痛、晨僵,它是最觉的风湿病之一,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在我国患病率为0.3%-0.4%,严重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至今尚缺乏根治的方法,需长时间服药治疗,所以日常防护对类风湿患者的生活十分重要。以下是针对类风湿患者的日常防护提出的十点建议。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要正确对待疾病,心胸宽广,愉快生活。
2、饮食上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炒菜少放油,特别是动物油脂)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如辣椒、洋葱、肥肉等);尽可能减少脂肪的摄取。
3、平时饮食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B、C、D及含钙、铁、铜、锌等丰富的食物(如萝卜、橘子、牛奶、猪血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及预防组织氧化或盆血。
4、饮酒要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性寒热而定,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驱散寒邪,所以若患者伴有寒湿表现时(职畏寒,关节、肢体冰凉、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可饮用少量药酒类的酒剂,但不可多饮。而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不适宜于饮酒,因为酒热伤肝,酒湿伤脾,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5、若类风湿患者在服用消炎镇痛类药或激素,宜在饭后服用,因为这些药物容易造成对胃粘膜的损害,引起溃疡,甚至消化道大出血。
6、居住房屋应通风、向阳,室内空气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保暖。床铺要平整。切勿在风口处睡卧。
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不要卧居湿地,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凉饮等。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漱宜用温水,晚间洗脚,热水应能浸及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8、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免疫力较低,抵抗力差,要按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服,天热出汗时要避免电风扇直接吹风,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把皮肤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干燥衣服,避免受风。
9、受累关节功能锻炼,患者锻炼目的以关节功能恢复为主,纠正外观畸形为辅,尤其要注意手、肘、肩、髋及膝关节的功能改善。
10、类风湿疗程较长,患者要有耐心地配合医生长期的治疗,定时定量服药、定期复诊(治疗早期应2周到1个月复诊1次,病情控制稳定后可3个月到半年复诊1次),若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发生时,庆立即告知医生。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 沈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