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0日《阳山科普》第十期                             返回

反季节荷兰豆栽培技术

  荷兰豆又称豌豆,一般都是冬植春收。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思想的增强,人们都在利用自己的自然条件优势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县江英镇就利用了自然条件的优势,开展了大面积反季节荷兰豆的种植和推广,他们把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都提早了,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还为养猪、春耕提供了大量鲜饲料和青绿肥。所以,广大农户都一致赞扬说:种植反季节荷兰豆真是一举数得。
  现将反季节荷兰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好土地是成功的基础。
  荷兰豆是耐寒不耐热的豆类作物,生长适温为9~23℃,种子发芽最适温为18~20℃。开花结荚期以良好的光照和15~18℃的温度为宜。根据这种情况,可选择海拔300米以上的山边遮阴的单造田,早玉米地和早黄豆地来种植,并能做到排满自如、忌过酸的土壤为好。这样可避免由于提早播种,温度仍高,还易受旱的弊病。
  二、适时播种是成功的关键。
  反季节荷兰豆成功与否,适时播种是关键。据江英镇龙家村的经验,他们于中造水稻收割后,在9月12日(白露后5天)播种,11月19日开始收获,全生育期仅69天。但1月上旬遇到霜雪,影响了产量。种植季节仍可提早。所以,反季节荷兰豆的最佳种植期以处暑前种植完毕为宜。
  三、种子处理是成功的条件。
  荷兰豆是豆类作物,播种前必须采用根瘤菌拌种,一般每亩用根瘤菌10~17克拌种子2.5~3公斤,用小量水与种子拌匀后便可播种。播种规格可采用大畦双行植,也采用小畦单行植,穴距5~6寸,每穴布种3~4粒,最后用草木灰或火土泥盖土。
  四、施好肥料是成功的保证。
  反季节荷兰豆由于生育期短,必须做好重施基肥,适施追肥的工作。基肥应在播种前整地起畦时施下,每亩施有机肥30~40担,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幼苗出土后薄施人粪尿1~2次,开花结荚后增加追肥量,一般10~15天施一次,可用人尿、复合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以满足结荚时对磷钾的需要。在追施肥料的同时,要注意荷兰豆的排灌,一般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了。
  五、及时插竹是成功的措施。
  荷兰豆的茎蔓功柔,容易倒伏,及时插竹引蔓与否,是反季节荷兰豆成功的重要措施。阳城镇坑口村就有鲜明的对比:及时插竹引蔓的亩产达365公斤,迟插竹引蔓的亩产只有236公斤,根本无插竹引蔓的亩产仅是41.3公斤。所以,一般在荷兰豆苗高30厘米左右,未开花前,就要插竹搭好架,并用稻草缚蔓帮助攀援,使其固定在竹架上。这样不但可防倒伏,避免烂花烂荚,而且可创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还可保证豆荚的质量和方便采摘。
  六、及时采摘是成功的手段。
  一般荷兰豆豆荚在花谢后8~10天便停止生长了,到豆荚将近停止时,种子才开始发育。按照出口质量规格要求,豆荚要鲜嫩、青绿、形端正、豆荚薄不露仁、枝梗长不超过一公分、无卷曲、无虫口、无雀口、无鼠口为好。因此,要天天及时按规定采摘。



县科协 赵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