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7日《阳山科普》第十二期                             返回

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2006年11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惠州市某猪场的80头生长猪中,有54头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废绝的症状,其中2头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表情漠然;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达40℃-41.5℃;,呼吸急促或极度困难,呈严重的腹式呼吸,轻度咳嗽,并常呈犬坐姿势,卧地不起。有的猪只出现下痢和呕吐,心跳加快,鼻、耳、腿、体侧处皮肤发绀,口鼻中有少量带血色的泡沫样液体流出。
  剖检病变 取濒死病猪1头进行剖检,眼观有如下变化:肺部呈两侧性肺炎,肺部病变区色深且质地坚实,切面易碎;胸腔含有带血色的液体,呈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在气管和支气管处也有少量带血色的泡沫性渗出物。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该批猪患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无菌挑取病猪鼻腔带血的渗出液,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电子显微镜100倍镜下镜检,可见多种形态、大小不等、两极着色略深的革兰氏阴性球杆状菌。将病料处理后接种在含葡萄球菌的50%绵羊红细胞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发现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直径约0.5毫米的微小菌落,并呈典型的p溶血;培养在普通琼脂上不生长。因此,可确认该细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患了传染性胸膜肺炎。
  治疗 确诊后对发病猪及时隔离,进行药物治疗。选用强效阿莫西林(按20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盐酸恩诺沙星(按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和地塞米松(按10毫克/头肌肉注射)三种药混合在左侧颈处肌肉注射一针,另侧颈处再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按8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五天。用药后第三天病情开始朋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腹式呼吸程度减轻,食欲增强,并且没有出现猪只死亡。第五天时精神状况、呼吸程度、采食均恢复正常。
  讨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一种呼吸道寄生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种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许多国家流行,已成为养猪业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气温骤降、猪舍潮湿、通风不畅、饲养密集等,尤其容易引发该病。因此,预防该病需做好免疫措施,确保猪舍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定期对猪场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加强管理,减少应激。
  若发病应尽早确诊,及时隔离治疗。因为该病在发病早期较易治疗,拖至后期一般难以治愈。应选用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敏感的药物,并适当延长用药期。


山西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 公司广州分公司高怀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