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阳山科普》第十期                             返回

小红辣椒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小红辣椒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指出生产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的小红辣椒,必须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其技术关键是选地轮作、选种育苗、合理施肥、无害化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红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遂溪县辣椒生产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达19.95万亩以上,但品种结构单一,以甜椒和黄皮尖椒及青皮尖椒为主。为优化北运菜品种结构,提高辣椒种植效益,遂溪县从2000年开始引进与示范红辣椒品种,一般亩产为3500~4500kg、产值4000~5500元,产品远销我国北方各大中城市,经济效益显著。经多年示范与生产实践,总结出红辣椒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
  在周围1000m内无污染源,土壤、空气、灌溉水等环境质量符合NY5010-2002标准要求的范围,选择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的地块建立生产基础。
2 实行水旱轮作
  辣椒属茄科作物,最忌与茄科作物连作,也不宜与瓜类蔬菜连作,最好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采用早稻—中稻(或晚稻)—辣椒轮作制。
3 选择良种
  目前,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有南韩特选404、红丰404、广良444、广良360等杂交一代品种。
4 适期播种
  根据南菜北运市场的需要,遂溪县种植小红辣椒一般从8月中下旬开始分期分批进行播种,播种期可以延迟到11月下旬,但以9月上、中旬播种的辣椒,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最佳。
5 培壮育壮苗
5.1苗床地的选择和整地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排灌良好、土质疏松地块。苗床宽1.2m(包沟)、沟宽40cm、深30cm,整成深沟高畦的龟背形苗床。播种前每亩苗床地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kg加过磷酸钙20kg(经堆沤15~20天)。
5.2种子消毒
  种子先用清水浸泡3~4h,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5~10min,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30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20~30min,捞起种子,用清水洗净,催芽见露白时播种。
5.3苗床消毒
  苗床采用畦面覆干草火烧表土,结合晒土等方法进行土壤消毒、杀菌、杀虫。在病害危害严重的地区可结合药土盖种,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地用50%多菌灵8g拌细土10kg作为药土,播种后将药土撒施于种面,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或谷壳,淋水保持床土湿润以利出苗。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穴盘育苗,减少移苗伤根。
5.4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时揭去稻草,为了避免幼苗遭受暴雨冲击和烈日曝晒,可用竹木、遮光网搭拱形棚护苗。齐苗后注意喷药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幼苗长出2片真叶后,进行间苗补苗1次。苗期淋施0.2%复合肥水溶液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幼苗具7~8片真叶时可移苗定植于大田。苗期供水以淋水为主,保持苗床土湿润即可,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6 大田种植
6.1整地
  整地要做到深犁细耙,使泥土细碎均匀,并把前作物秸秆清理干净,在起畦种植前每亩撒施石灰100kg,再耙匀。
6.2种植规格
  采用小畦深沟双行单株植,起畦宽1m(含沟40cm),畦面宽60cm。每畦种植椒苗2行,株距33~35cm,行距40cm,亩植椒苗4500~4800株。
6.3施肥
6.3.1 基肥 每亩用腐熟农家肥4000kg、过磷酸钙50kg、花生麸50kg、锌肥和硼肥各0.5kg混匀后堆沤15天作基肥。将7成基肥在每畦畦中间位置用犁开深沟施下作深层底肥,然后覆土整平畦面,余下3成基肥加入3kg奥普尔或芬兰复合肥混匀,在每畦的种植位置开沟施下作植穴浅层施肥。
6.3.2 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植株开齐门花后至小果期施用,每亩施尿素5kg;第二次追肥在果椒长到3~4cm大时施用,每亩施沤制腐熟的花生麸30kg。以后每收一次果,可根据植株生势进行追肥。
6.4 淋水及中耕
  淋水要看天看地看苗进行,以保持椒田泥土松润、辣椒枝叶不萎蔫为宜。若在白天中午出现枝叶萎蔫时,要在当天下午5时后进行淋水或灌半沟水,灌水后要将多余积水及时排掉。雨后若土壤有板结现象,要及时进行中耕,锄松表土,最后一次中耕是在门果开花期,实行畦沟中耕和除草结合,培土一次,以防植株倒伏。
7 病虫防治
  小红辣椒的病害苗期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大田期主要是炭疽病、疫病、根腐病、青枯病和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茶黄螨、蚜虫和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钻蛀果实的蛾类幼虫。病虫害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病虫控制原则,药剂防治要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规定执行。
7.1 病害
7.1.1 猝倒病与立枯病 可用58%甲霜灵·锰锌800倍,或15%恶毒灵水剂450倍,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粉剂800倍交替喷施,齐苗后立即喷第一次药。炭疽病可用50%施得益800倍+2%加收米5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或80%炭疽福美8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或70%代森锰锌800倍(安全间隔期为10天)喷雾防治。
7.1.2 疫病 可选用58%金雷600倍液+2%加收米500倍,或大生富500倍,或55%霜尽粉剂1000倍,或69%灭克锰锌800倍,或7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等交替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安全间隔期都为7天。
7.1.3 青枯病 可用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安全间隔期为5天),或40%特效杀菌王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或30%氧氯化铜800倍(安全间隔期为3天),或14%铬氨铜水剂35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交替喷淋或灌根处理,每隔7~10天喷淋(灌)1次,连续喷淋(灌)2~3次。
7.1.4 病毒病 可选用2%宁南毒素水剂500倍液+叶康6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或嘧吠毒素250倍(安全间隔期为5天),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1.5%植病灵水剂1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交替喷雾防治。
7.2 虫害
  虫害应优先采用田间设置黄色幼虫板、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的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另外,可采用人工捕捉烟青虫等幼虫,结合整枝打杈,摘除病果、病枝和带卵叶等农业措施;同时还应采用以虫治虫等生物措施,如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等。化学防治可采用以下药剂:
7.2.1 茶黄螨 可用10%浏阳毒素乳油1500倍(安全间隔期为5天),或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500倍(安全间隔期为4天),或1.8%齐墩螨素3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交替喷杀。
7.2.2 蚜虫 可用20%吡虫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扑虱蚜1500倍,或金大地2000倍液,或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喷杀,以上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7.2.3 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钻蛀果实的蛾类幼虫 在幼虫二龄盛期选用Bt粉剂或杀螟杆菌500~800倍(安全间隔期为4天)、5%抑太保乳油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6天)、5%锐劲特悬乳剂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5%农梦特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或20%除尽悬乳剂1500倍(安全间隔期为7天)喷杀。
8 及时采收,清洁田园
  小红辣椒属无限生长型,成熟期不一致,可采用分批收获的办法进行采收。当椒果85%以上转红以后,即可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搞好田园清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