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3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洗澡也应讲科学
  冬天应该采用科学的洗澡方法;先按摩全身5至10分钟,再涂上温和型皂液按摩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5分钟,再用干燥的大浴巾揩干体表水滴,以干浴巾摩擦全身2至3分钟,每次洗澡最好不超过30分钟。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浴前可以预防性地服药,以防洗澡中出现意外。若想在浴池烫澡或泡澡,最好先在温池洗浴,然后再过渡到热池。入水要缓慢,先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到热水中。
  洗澡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在池中浸泡过久。如感到头晕、恶心,应马上到池外躺下休息。此外,还应注意饭后不要马上洗澡。
  浴室要注意通风;经期、孕期、饥饿(空腹洗澡易致低血糖休克)、酒后均不宜泡澡;洗后30分钟内要适当进食。心血管病患者冬天最好洗淋浴,不要去公共浴室泡澡。即使泡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水温也不要过高,应保持在32℃至35℃。有相关病史者,应在泡澡前服药或随身携带有关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最好有亲属陪同。万一在泡澡时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且相对凉爽的地方平卧;同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给患者口服淡盐水;发病前有高血压、冠心痛者,若胸闷、气急、口唇紫绀,可立即按压人中穴、含服速效救心丸等,同时立即请医师救冶。


(张凤敏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