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0日《阳山科普》第四期
返回
关于赴英德九龙镇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水果种植,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多亩,已经朝着多样化、高档次、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邻里的英德市九龙镇相比,我们在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子上相对缓慢了。为了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本县山区水果种植的资源优势,本月七日,县科协主席黄志良同志、县扶贫办黄高主任科员带领科协、扶贫办、农技员及部分种果专业户一行九人,前往英德市九龙镇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及无核沙糖桔经营的先进经验。
在九龙镇委、镇政府领导的带领陪同下,我们首先到该镇的石角村参观新农村建设情况,一路行来,阵阵花香人肺腑,抬头只见公路沿线两旁连片沙糖果树,原来时下正是果树开花漂香时,果农们以场为家,吃住在果场上,山高坡陡,自开小路,肩扛、担挑肥料上山,多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开展种果生产,令参观者唏嘘不已,获益匪浅,感受颇多,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九龙人如何种果,更感受到那种艰苦创业,力求上进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前去参观的种果专业户也齐将眼界大开,信心陡增。
进入石角村后,只见一座座、一幢幢的水泥楼房拨地而起,排列整齐,篮球场、文化室宽敞明亮,村容貌卫生整洁,村民精神焕发。据介绍,该村的经济发展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沙糖桔、无公害蔬菜为主业,农民收入才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农惠沙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2006年人均年纯收入达5000元,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风貌。
接着,我们到了九龙农惠沙糖桔专业合作社实地参观学习。该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关心下,以九龙供销社、英德市峰林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从事生产、加工、经营和服务的组织、农户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于2005年成立,并实行自主经营、自愿服务、民主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英德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为主管部门。其服务宗旨是为从事沙糖桔生产的相关人员,通过合作与联合,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小生产、大群体、产销服务一体化的格局,维护社员利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本社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农户只需缴纳10元会费,即可成为社员,投资100元以上则可成为股东,获得合作社的各项服务。在合作社成立的同时,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沙糖桔批发交易市场和开通服务执线,聘请有经验、有技术、懂管理的乡土人才为技术员、供销员和管理人员,使全镇2万2千多亩的沙糖桔种植都能达到无公害、无核的标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仅2006年,全镇沙糖桔产量达3万5千多斤,产值7千多万元,绝大部分由合作社回收外销,从而保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本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