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18日《阳山科普》第十期                    返回

绿色畜禽如何养 

  自然放养: 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饲养畜禽。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以自然放养方式饲养畜禽。
  休药期饲养: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饲养畜禽,可采用休药期生产法。生产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常法饲养,第二阶段为休药期,在休药期内完全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饲料。
  生态原理饲养: 对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有污染的易造成“公害”的粪尿和有机废水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使畜禽的生存环境始终保持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可采取“中心畜牧场+粪便处理生态系统+废水净处理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畜牧场模式,即利用粪便处理生态系统产生沼气,并对产生沼气过程中的产物直接或间接再利用。
  “绿色”饲料饲养: 在整个饲养畜禽过程中,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符合要求的“绿色”饲料。不用有农药等物质污染的饲料,不使用有残留添加剂的饲料。
  生物安全措施: 采用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畜禽,即采用全进全出的方法来切断病源在饲养场(户)内的传播。通过严格的制度,将病原拒之门外,每个养畜禽户(场)只养一个品种的畜禽。因为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有种间差异,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可以有效地切断病原在养畜禽场(户)内的传播。
  加强环境管理: 加强养畜禽户(场)的兽医卫生管理工作,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严格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保证畜禽健康成长。
  生态原理防病: 在环境指数达标的地区或畜禽场,选择适宜的畜禽品种。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采用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生物制剂作为促长添加剂和防病的药品,按规定不滥添加药物,并且严格遵守停药期,把药物残留量控制在安全残留量以下。
  控制畜禽疾病: 在畜禽发病时,及早淘汰病畜禽。需要治疗时,要尽量使用高效、无毒、低残留的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时可添加作用强、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残留最低的药品和添加剂,或以生物制剂作为治病的药品,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


                          广东省科普信息中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