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7日《阳山科普》第二期
返回
“抗雪、防冻”科普常识
1、什么是雪灾?
雪灾又称白灾,指冬季、春季出现的强降温和大风伴随降雪或大风卷起地面积雪的天气。对道路交通、城市居民生活和牧业生产危害极大。
2、雪灾预警信号的含义是什么?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雪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2、暴雪黄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3、暴雪橙色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4、暴雪红色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3、暴雪来临前应如何准备?
(1)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2)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准备工作。
(3)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外出,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4)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会停航或封闭,要及时取消或调整出行计划。
(5)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6)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7)农牧区要备好粮草,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
(8)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害。
4、出现暴雪怎么办?
(1)暴雪出现后,牲畜采食困难,应加强人工补饲工作。
(2)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的积雪。
(3)外出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4)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
(5)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
(6)驾驶人员应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使。
(7)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
5、暴风雪突然袭来如何应对?
(1)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伤人。
(3)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4)要听从交通民警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避免因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停航或封闭而耽误出行。
(6)驾驶汽车时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距离。车辆拐弯前要提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
(7)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
(8)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迅速处理。
6、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的含义是什么?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道路结冰红色预警: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7、道路结冰外出应注意哪些事项?
(1)行人出门当心路滑跌倒,尽量不要外出,特别是尽量少骑自行车。
(2)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如装防滑链),注意路况,慢速安全驾驶,一定要服从交通警察指挥疏导。
(3)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
(4)教育少年儿童不要在有结冰的操场或空地上玩耍。嘱咐老人不要在有结冰的地方散步或锻炼身体。
8、政府部门遇道路结冰要做什么?
(1)公用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
(3)交通、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
9、道路结冰出现意外怎么办?
(1)由于道路结冰路滑跌倒,易导致扭伤或碰伤,这时应去医院治疗。
(2)如果有出血现象,应立即用比较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止血。
(3)如果造成骨折,若无专业救护知识,不要随意移动伤者的保暖。
10、雨雪天如何防滑防跌?
1、出门走路小心摔伤 。冬天下雪路滑摔跟头是难免的,专家指出:摔伤部位多是踝、腕、肘、髋等关节。在以往摔伤的病人中中老年妇女和肥胖儿童居多,他们主要是由于天黑路滑摔倒后条件反射性地用手掌撑地造成尺、桡骨远端骨折,严重者还需住院治疗。因此,在雪天中,老太太和胖孩子要特别注意。 上了年岁的老人、学龄前的小朋友、“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不仅行动不便,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也比较慢。所以,这些人雪天也应该尽量不要出门。 2、如果不幸摔倒而发生骨折,自己千万不可乱动,应就近利用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到附近医院拍片后让医生治疗。切忌自己乱揉乱动。3、如果确需出门,最好穿雪地防滑棉鞋、旅游鞋或球鞋,切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而且应尽量在靠近便道的自行车道上行走,防止摔伤。 上下台阶时,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如果有护栏的话应尽量用手握紧,以保持身体平衡。4、骑车防滑。首先,出门之前先带一块干布,因为早上温度低,加上湿度大,车座上可能会结上一层冰。 第二,检查一下自行车车闸灵不灵,夜里可能在车闸上结了冰,开始捏时不管用。 第三,骑车上路不要抢机动车道,一些自行车道没有洒盐水,仍然有结冰现象,但您还是应该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因为如果上了机动车道,由于能见度较低,一旦
(下接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汽车出了事故,自行车也会受“连累”。第四,目前还有不少地方的雪和冰没有融化,所以在遇到有积雪的地面和凹凸不平的冰面时,最好下车推行。第五,车速不要太快,如果骑得过快容易看不清前面的路况和行人,有了紧急情况也来不及反应,所以还是以稳为主,不要抢行。5、路面结冰专心开车。雪后路面结冰,驾车出行宜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万一在雪地打滑,不可猛踩刹车,方向盘宜把稳,且立即换至空挡,车子便可稳住。 专心开车,随时注意路况,以便根据情况做出适当反应。 不要猛打方向盘,不然会使正在行驶的车子偏离车道,导致翻车。开车时务必系安全带。
11、如何防范寒潮?
(1)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2)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
(3)外出要采取保暖防滑措施,当心路滑跌倒。
(4)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注意路况,听从指挥,慢速驾驶。
(5)牧民应将野外牲畜赶进棚圈内喂养。
(6)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7)处在危旧房屋内的人员要迅速撤出,尤其是遇到暴风雪时。
(8)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
(9)如被暴风雪围困,尽快拨打求救电话。
12、政府部门防御寒潮要做什么工作?
(1)公用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如遇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可关闭道路交通。
(3)农业要积极采取防冻措施。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果树要采取防冻措施。
(4)牧区要备好粮草,做好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
13、如何防范低温冷害?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的保暖。
(2)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3)老弱病人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节制烟酒,低盐饮食。
(4)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
14、遇冻伤怎么办?
(1)迅速离开低温现场和冰冻物体,将患者移至室内。
(2)如果衣服与人体冻结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
(3)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要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4)加盖衣物、毛毯,以保温。
(5)尽快去医院治疗。
15、面对雪灾,国外怎么做?
1、建立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2005年12月,一场暴风雪光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的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同时,政府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究其因,应先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2、建立完备的应对灾害体系。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早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因此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由于暴雪灾害预报发布时间较早,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环卫部门紧急行动起来。新泽西州交通局准备了600辆扫雪车,并准备随时再雇1100辆车,该州还准备了15万吨除雪剂,并在大雪到来前开始往道路上撒。
3、建立必要的惩戒体系。为防“雪后大堵车”,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大雪后车主敢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两旁阻碍交通的,就将面临数百欧元罚款,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在美国一些城市,市政府要求房主必须在雪停后的第二天中午前把雪清扫干净,否则初犯者将被罚100美元,如果一个冬季被罚三次,还将面临90天的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