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3日《阳山科普》第五期                           返回

仔猪白痢的防治
  1.治疗
  发现仔猪白痢后,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只有在早期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治疗仔白痢的方法和药物种类很多,一般大多是抑菌、收敛及促进消化的药物。由于各个养猪单位的环境卫生及饲养管理不同,以及病仔猪的日龄大小和发病时气候等条件不同,各种药物的疗效也不一致。就是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两个猪场治疗的效果也不相同。
  对于单纯由于过热、受冷感冒而诱发的下痢,或轻微的消化不良性下痢,若及时发现,改善饲养管理,用收敛药物稍加治疗或不用药物治疗,改善饲养条件,便可恢复健康。如为细菌性下痢,则须应用杀菌、抑菌的药物,才能有良好的疗效。根据以上具体情况,介绍几种治疗药物,供实际工作者选用。
  ⑴白龙散。白头翁2份,龙胆粉1份,混匀,每日1次,每次10~15克,连服2~3天。
  ⑵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7天。取原液1毫升加水4毫升灌服,每日2次。
  ⑶金银花大蒜液。取金银花100克,加水800~1000毫升,煮沸至300毫升左右时,用纱布过滤、去渣,滤液再加热浓缩为100毫升。另取大蒜10克,捣碎,加水100毫升,浸泡2~3小时后过滤,去渣。取2份金银花浓缩液和1份大蒜浸出液混合,体重3.5~7.5千克小猪,每次灌服15~20毫升,每日2次,一般2天可治愈。
  ⑷促菌生或调痢生(8501)。这是近些年来使用的微生态活菌制剂,主要调整病仔猪肠道内环境和菌群失调,连用2~3日,有较好疗效。请按说明书的要求应用。
  ⑸链霉素1克、胃蛋白酶3克,混匀,5头小猪一次分服,每日2次。
  ⑹磺胺脒15克、次硝酸铋15克、胃蛋白酶10克、龙胆末1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匀,供15头小猪上、下午各服1次。
  ⑺磺胺脒0.5克、苏打0.5克、乳酸钙0.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匀,一次口服。
  ⑻土霉素或金霉素糖粉,每次0.2~0.4克,每日2次。
  ⑼0.2%亚硒酸钠溶液。肌肉注射,体重2.5千克以下为1毫升,2.5~5千克猪为1~1.5毫升,7.5千克以上猪为2毫升。这对缺硒地区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⑽硫酸亚铁2.5克、硫酸铜1克、氯化钴1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在母猪喂奶前,涂于乳头上,让仔猪舔服;稍大时可拌入饲料中喂饲。对贫血性下痢有一定效果。
  ⑾喹诺酮类药物也可用于治疗。
  2.防制措施
  根据仔猪发生下痢的规律,本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做好经常性的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⑴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止过肥或过瘦。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状况,要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老弱或母性不良的母猪不宜作种用。根据母猪不同,合理调配饲料,使母猪在怀孕期及产后有较好的营养,保持泌乳量的平衡,防止乳汁过浓或过稀。
  ⑵做好产仔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工作。母猪产仔前,将圈舍(产圈)打扫干净,彻底消毒,或用火焰喷灯消毒铁架和地面。母猪乳房用消毒液或温水洗净、擦干。阴门及腹部亦应擦洗干净。
  ⑶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并抓好补料工作。
  ⑷尽量减少或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⑸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猪舍地面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食槽、饮水槽经常刷洗,保持清净。
  ⑹药物预防。在出生仔猪没吃初乳前,给仔猪喂服助消化、抗菌等药物预防。黄白痢散(白头翁20%,穿心莲15%,黄柏10%,苦参10%,黄连15%,龙胆10%,茯苓10%,陈皮10%,甘草10%。将上述药物混合,粉碎,过筛,分装备用)喂母猪可预防仔猪黄白痢。方法是产前5~7天开始,每头母猪每天喂50克或100克。产后1~2天,连喂2次,之后每隔7天再喂1次,直至断奶。对仔猪的发病保护率分别为83.33%和94.29%,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分别下降46.1%和58.06%。
  ⑺用本场仔猪腹泻病例分离的菌株,经分离、鉴定后,制成菌苗用于预防,常可收到较好效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