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阳山科普》第十期                           返回


以新思路制定工作方案 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针对我县农业经济现状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县科学技术协会根据自身职能,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案。
  据了解,我县是农业县,农业人口近九成。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对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到目前仍然是传统农业多、产业化农业少,小农意识强、现代意识弱,农民生产跟风多、科学引导少,农业产品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等。县科协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目标,坚持我县的科普发展思路,以建设全民科学素质工程为重点,加快全县科普设施建设,强化专业学(协)会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网络,围绕“科教兴县”战略和“科技兴农”发展思路,扎实开展工作。
申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根据县政府2007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目标要求,县科协将对照申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组织好各项申报材料,协助县委、县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及向中国科协提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申请,并按中国科协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实施办法开展工作,争取三年内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我县今年计划进行一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反映他们的现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发挥科协组织在协助党联系、服务、教育科技工作者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动作用的目的,促进科技工作者为我县科技,特别是农村科技作出更大的贡献。
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一是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在乡村启动“一站一栏一员一点”(即一个科普站、一个科普栏、一个科普员、一个科普示范点)建设工作。“一站一栏一员一点”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抓好示范推广。协助县政府组织召开科学发展种养现场大会,推广种养大户经验,培育农业高新技术示范点,发挥农村科普基地作用,通过示范带动的作用,引领农民奔康致富;三是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科协专业门类齐全、智力人才密集的优势,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农民8000人以上,通过培训引导农民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从低经济作物向高经济作物转变,从以农为主向以畜为主转变,从单家独户向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四是积极协助县委组织部抓好“十一五”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技术培训,使我县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80%以上都能掌握二、三门实用科技,30%以上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带头并带领全县农民发家致富;五是抓好服务。组织各涉农专业学会和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把科技送到农村、田头和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的科技进步;六是积极协助温氏猪场、阳山鸡公司、四州集团等我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合作农户,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发展。
健全组织,完善科普阵地
  协助80%以上的乡镇、村成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形成县、镇、村三级科普大网络组织,并由科普组织网络提供技术、农资及产销一条龙服务,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解决独家难销的销售问题;继续完善县城2个大型科普长廊的修善工作,拟在文化广场创建1个大型的科普长廊。协助各乡镇、村及机关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建立与完善科普橱窗、科普活动室;协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青少年科普园地及小制作、小创作、小发明科普活动室;制定本县科普示范镇、村,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基地的评选标准,对达标者,由县委、县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及授予科普示范牌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