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县科协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工作
县科协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切实抓好科普工作,努力开创我县“科技兴农”新局面。
一、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在先,传授在后”,阳山县科协注重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一是在县城及镇村开辟了科普宣传专栏,张贴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通俗易懂科普图片,提高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二是每月出版一期科普内容丰富、对农村种养业有指导作用的《阳山科普》刊物,免费送发给各单位、各乡镇政府、村委会及种养大户,深受群众欢迎。三是县科协、县电视台、县扶贫办联合开设了一个《科技大蓬车》电视专栏,大力传播科技知识和与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技术。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自觉破除迷信、扫除遇味,自觉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生活,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着力抓好科技培训工作。一是抓好“科技活动月”直通车活动,积极组织各单位、各类技术力量、专家、教授到基层开班授课、培训,推广实用农业种养新技术。据统计,每年接受农业科普知识教育的农民达15万多人次。二是逐步健全农业科普培训机制,每年邀请省、市科技项目专家、教授和县农业技术人员,到镇、村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讲座班,合计100多期(班次),接受培训2万多人次(包括农村党员的培训)。为了方便群众听课,易于接受知识,有时会因地制宜把课堂搬到养殖场、果园、地里田头,现场讲解传授。三是县科协联合县关工委、县扶贫办、阳山鸡有限公司举办肉鸡饲养技术培训班15期,培育养鸡专业户380多户,使每户养鸡户平均增收11000元。四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在七拱和大崀两个乡镇培训在岗农民工400人,使学员提高了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阳山”主题,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一是面向公众,广泛开展预防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科普宣传。发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3000多份,利用科技集市、广场科普画廊等平台宣传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科普知识,并邀请防疫专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展出图片资料,使群众减除了心理压力,掌握了预防知识。二是面向校园,科普展览进学校。6月份,县科协、县教育局在人民广场两侧科普长廊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青少年系列科普挂图展览。在活动周期间,各中、小学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三是面向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6月19日至29日,县科协协同科技和农业局、卫生局等部门组织40多名科技人员,在圩日深入到阳城、七拱、江英、黄坌等乡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发放科技宣传书籍(小册子)达18种、2000多册,各类科技宣资料8000多份,发放计生避孕药具3种5000份,接受各类技术咨询达人数达200多人(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四、基地示范指引农民种养致富。今年来建立了13个县科协认证科普示范基地,建立了“阳山县阳山鸡有限公司”、“粤普菜场”等2个清远市认证的科普示范场。粤普菜场种植反季节蔬菜面积1500多亩,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多人就业,并使他们掌握了种菜技术。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几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50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20多项,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五、加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县科协联合阳山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物学联赛”,参加这次联赛有102位学生。在这次联赛中,阳山中学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23名。获奖人数37人,占总人数36%。通过这次联赛活动,加强了青少年科技知识的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学习生物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