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夏栽丝瓜效益高
选择良种选择适宜夏季栽培的品种即对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种,如夏优、新夏棠、丰抗、雅绿一号、秀玉等。
育苗移栽夏丝瓜不宜直播,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育苗移栽。播种前将丝瓜种子用清水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播入营养钵中即可,注意营养土应选用新土或未种过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播种时每窝播一粒种子。
整地定植定植前整地做畦,畦宽1.2-1.5米,畦沟宽30-40厘米,畦高35厘米。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定植,行距为70-80厘米,株距为50厘米,每亩定植1700株左右。
田间管理蔓叶整理:一般在蔓长至35厘米左右长时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至70厘米左右长时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时可将蔓引向同一方向,以便于管理。及时理瓜: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篱架上或被卷须缠绕时,应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下,同时清除病瓜,以免传染病害。合理施肥:栽培夏丝瓜应施足有机肥,生长期内勤施薄施化肥。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重施肥,并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有机肥施得足,丝瓜长得直而长,否则易造成瓜条畸形。移栽后5-7天亩用10%的稀粪水1500公斤淋施,以促进茎叶生长。以后至开花结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结果后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采收盛期施肥量应增加1-2倍,最好每亩地再增施些草木灰。
黄瓜黑星病的防治
一、症状表现 幼苗受害,子叶上出现近圆形、黄白色的病斑,后发展为全叶干枯,植株停止生长或枯死。真叶受害,开始产生近圆形小斑点,呈淡黄色,后期易穿孔,穿孔后留下黑色边缘的星状孔。叶脉受害,组织坏死,引起病部周围叶组织皱缩。嫩茎受害,先呈现水渍状浅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条斑,继而凹陷龟裂呈暗褐色,严重时病部腐烂。生长点受害,可在2~3天烂掉。卷须受害,多变褐色而腐烂。瓜条受害,病部开始出现凹陷,而且流出半透明的胶状物,而后变为琥珀色,病组织停止生长,瓜条弯曲,病部不变软、不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
二、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抗青杂1号、丹东刺瓜、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抗病品种。(二)种子消毒。可用55℃的水浸种15分钟,或用 25%的多菌灵300倍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的多菌灵8克对土壤处理后播种。(三)加强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棚室内防止低温高湿,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清除架材上的有病卷须,病田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埋或烧毁。(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80%的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隔6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