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阳山科普》第三期                           返回



遗址概述"韩愈墨宝真迹阳山四占其三"

  短短1年两个月的时间,韩愈除了极力改变阳山落后、荒芜之面貌,还给阳山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研究韩愈20多年、前阳山县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峻峰介绍,韩愈在阳山作有诗歌26首,文章6篇;韩愈遗世的墨宝碑刻(崖刻),目前所知全国仅存4件,而阳山独占其三:“鸢飞鱼跃”韩公墨宝、《远览》诗刻和《千岩表》题字;韩愈在阳山的遗址众多,保存较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鸢飞鱼跃”韩公墨宝
  现存韩文公石刻“鸢飞鱼跃”墨宝有两个。一是乾隆五十七年县令潘元音摩刻,一是同治十六年县令肖炳堃摩刻。
  前者刻在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壁,除唐代真迹外,还有宋代张本中、清代符翕两位大家的墨宝,清代著名金石家翁方刚对阳山摩崖石刻评论说:“粤中宋刻,当以此为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了《中国名胜词典》。
  而肖炳堃的摩刻附有诗及诗序,原石刻存韩公钓鱼台韩山书院厅壁,今存阳山韩愈纪念馆内。
《远览》诗刻最为珍贵
  韩愈任阳山令时作《远览》诗一首,署名退之。现石刻在韩文公读书台石壁,字迹清晰。《远览》诗石刻是现存韩文公墨宝,最为珍贵。诗曰:“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往来三伏里,试酌一泓清。”
《千岩表》题字及铭语
  现在阳山韩文公读书台下方,原古道旁石岩,“千岩表”3个大字清晰可辨,铭语隐约可读。铭语后有退之署名。铭语为:“万石之中,巍然雄尊。与岁寒君,心契无言。”
韩愈读书台
  即韩文公读书台,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清“阳山十景”之一,坐落在贤令山之西南。相传韩愈闲暇时常在此读书,曾作诗文详细叙述“读书松桂林”境况。宋代以后,历代名人游览读书台后,在石崖边刻诗文以志景仰,以致读书台边形成一个满壁诗文的奇观。
  读书台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为砖木合构之四角亭。之后屡有重修,1964年阳山县人民政府再次重修,亭内竖立着明弘汉十二年(1499年)镌刻的韩文公半身线条像,高1.5米,宽0.83米,是我省仅存的韩文公碑刻像。
韩愈钓鱼台
  位于阳山中学,又称“韩公钓矶”。相传韩愈在阳山办公闲暇之时常和学生区册、区弘一起,在县东三门滩下吟诗作赋,垂钓江边。北宋开始,韩愈在阳山古迹扬名于世,连州刺史林概慕名访查,为韩公读书钓鱼两台作碑记。之后,明朝时阳山县令为纪念韩愈常与友人在此坐矶垂钓建亭,并于矶石上题名刻字。
贤令山
  《中国名胜词典》有专条,叙述甚详悉。阳山贤令山,在县城北面,因韩愈诗文多次叙述与弟子读书松桂林之句,后人为纪念他,遂改叫“贤令山”。当前为阳山著名景点,计划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唐 桂
  相传为韩愈亲手种植,一棵在旧县府,一棵在北山寺。旧县府一株在20世纪70年代尚存,后枯死;北山寺一株尚存,系后人所栽。
记者手记
宣传韩愈服务阳山
  “韩愈是阳山由荒芜落后、缺礼无文的无序蛮乡,走上兴文重教、行之有序的文明社会的肇始。”采访伊始,阳山韩愈研究会执行副会长李纯宏表示,进一步研究宣传韩愈,进而服务阳山发展,是当下阳山人的重要担当。
  阳山人民为纪念韩愈,一千多年来,形成了具有阳山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景韩文化景观。为了纪念这位千古贤令,韩愈当年足迹所及,阳山人民百般呵护,捧土筑台,修亭立庙,香灯祭祀,视若神明。韩愈登岸码头筑望韩台,游憩之洞建读书台,抚摸之石称千岩表,师徒钓游之地建钓鱼台,住宿之村名通儒,登临北山名贤令山,试酌之泉名韩源,手植桂树唤唐桂,朝江岩洞名仰止,生徒之学名韩山,办公县衙呼松桂……林林总总,难以细数。而景韩诗、崇韩文、祀韩联、韩愈谪阳令阳的故事和传说更是数不胜数。“韩愈已经成为阳山人一个隽永的楷模和精神丰碑。”李纯宏说。
  研究韩愈20多年的当地学者欧阳峻峰介绍,韩愈是阳山历史以来第一个有史载的县官,更是阳山千年历史文化的奠基、开创者,其兴文重教、劝课农耕等政施,对阳山乃至开发岭南都有着重要意义。
  李纯宏认为,韩愈贬阳山时间虽短,却是他一生的大事,对他的思想、为人、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贬谪阳山后,是他文学、政治走向鼎盛的开始。”
  阳山韩愈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刘英杰告诉记者,近年来,阳山大力挖掘、宣传韩愈文化,2005年举办了“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韩愈研究书籍《贤令芳踪》,成绩斐然,使阳山更加充分利用韩愈的遗迹、墨宝等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刘英杰介绍,今年阳山韩愈研究会将出版两本刊物,一是他主编的《阳山韩愈遗墨及历代景韩诗石刻拓片集》,以供广大韩学爱好者研究;二是出版由梁小华主笔的一本以连环画为主的韩愈故事书,此属阳山首创。阳山今年计划在“韩山书院”旧址(今阳山中学)建一个碑廊,将韩愈有关遗址集中展示,必将成为阳山韩愈文化的一个亮点。
  学者介绍,为秉承韩愈精神,阳山当地数名韩愈研究者从去年起走入课堂,分批分次为全县3万多名中小学生开讲“韩愈文化”课,旨在从娃娃抓起,更深入学习、宣传韩愈文化,营造浓厚的“韩愈文化”氛围,擦亮韩愈这张名人品牌,促进阳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