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8日《阳山科普》第四期
返回
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服务
“三农”荣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3月29日,在省政府传来喜讯,阳山县科技和农业局荣获清远市唯一的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过去的一年,阳山县科技和农业局在阳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服务“三农”建设,实现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发展名优农产品。抓好畜牧业和水果、蔬菜等名优产品生产,做大产业规模,新增优质水果种植面积1万多亩;建成出口蔬菜基地6个,面积8800多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面积5.46万亩;全面普及水稻抛秧栽培、优质稻和优质玉米;发展瘦肉型猪、阳山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密度达到100%,生猪、家禽出栏持续多年保持年增长15%以上。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带。创办优质水果、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淮山、水果、蚕桑等10个农业产业带,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去年,阳山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197元,增长9.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值
一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扶持阳山鸡、温氏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阳山发展种养业,带动大批农户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入种养业发展链条,促进了养殖业品种结构调整。二是发展农业合作社和种养专业村。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引导扶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专业村。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专业村带动全县产业化生产农户达到2.7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6.5%;切实抓好“一乡一品”项目实施,促进了产业化生产专业村(户)的形成,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三是实施“八个五”工程,县“八个五”工程办公室多次被市评为项目实施先进单位。四是组织注册了“粤峰”农产品商标,推动该县获得的四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全力办好历届华南农博会参展,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推介阳山名优农产品,做大做强阳山品牌农业。
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谐
一是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认真落实省人大农田水利建设议案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共完成水利建设、基本农田整治、农田保护示范区等11个项目建设。受益农田14170亩。二是全面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落实种粮、水稻良种等补贴。年惠及农户9万多户;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惠及养殖农户1.56万户(次);落实购买农机补贴273户。三是全面推广积制、施用农家(土杂)肥,实行秸秆回田,种植绿肥,每年改造中低产田2万多亩,增加、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四是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和省沼气建设项目,建设了沼气示范村16个、示范园(场)43个、示范户2484户,全县沼气用户10080户,初步形成了沼气利用三大模式,多次被评为清远市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县级先进单位。
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农村发展
阳山县科技农业局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为突破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是组织实施科技兴农项目。每年申报、实施的国家省市县项目50-60个、较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推广配方施肥50多万亩,并建立了马铃薯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优化和创立农产品品牌。二是积极深入农村、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积极为企业、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抓好农业行政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