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厚皮灯笼椒栽培技术

  一、 培育壮苗
  厚皮灯笼椒既可在春季种植,也可在夏季种植,施肥可按氮、磷、钾比例为10:20:20、有效总量为80-100公斤的标准进行,通过挖翻把肥料混入土中,浇透水。床面表土干后,耙细整平,即可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12个小时捞起,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再用水清洗,待种子外皮"收汗"后,用手轻轻弹到苗床内,每10平方米播种6-8粒。播种后用湿沙土覆盖,最后用竹片按0.4米左右间距在床面上做小拱棚,中心高离床土约0.5米,上盖塑料膜,四周压严。床内温度宜保持在20℃-25℃,超高需要揭开塑料膜两头通风降温,寒冷天,宜在塑料膜上盖草苫保温,湿度保持在60%-70%,塑料膜上水珠少、床土发白变硬,应及时浇水。当苗长到5-7片真叶时,逐渐揭膜炼苗3-5天,即可移栽。移栽前,苗床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与乐果防治病虫1次,并用2‰尿素液和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追施陪嫁肥。
  二、大田定植
  亩植万株左右,在畦面按行距35厘米、株距25-30厘米错位挖直径约7厘米的定植穴。用铁铲把秧苗带土挖出,放入定植穴内,用细土填塞周围空隙,浇透水,把定植穴用塑料膜压严。秧苗在栽稳的前提下尽量浅栽,以促秧苗早发。
  三、田间管理
  1、抗旱防涝
  旱天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涝天要及时排水,防止渍害传播病害。如塑料膜下杂草生长快,要及时用土压紧杂草撑起的塑料膜,压严被杂草钻破的塑料膜破绽,使杂草生长受抑。后期拆除拱棚后,要彻底清除塑料膜碎片,以防污染土地。
  2、前期管理
  移栽后至开花前,要轻施肥,施尿素液或人畜粪水,以壮苗、绿叶、促进花芽分化。从开花到第一、二个分杈均已坐果期间,一般不追氮肥。第一层果实接近成熟,第二、三层果实逐渐长大时,亩施尿素10-12.2公斤,共施1-2次,以促进继续开花结果。大量采收阶段前4-5天,喷施1次0.2%多元复合肥。
  3、后期管理
  第一次采果后,此时处于歇枝阶段,一般在7月中下旬,可进行剪枝。剪枝部位应在4大枝以上,即把4个大枝上的8个侧枝剪除。剪枝后,使肥力集中于4大枝,促其再生新枝,多结大果。
  结二茬果丰产。剪枝后10-15天再施一次肥,促使果实饱满鲜亮。开花盛期亩用4.0×10的负4次方的防落素50-6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克进行根外追肥,隔10天左右再喷1次,保证第二茬果高产。为避免大果压断枝条,应及时绑架。
  4、防治病虫
  重点是治蚜虫,对白粉病可用粉锈宁1000倍液每半月喷1次,连喷1-4次,效果较好。后期钻心虫可喷敌杀死2500倍液或速灭杀丁2000倍液防治,这种药剂对钻心虫的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