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阳山科普》第八期
返回
赴增城区考察学习
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先进经验
为更好更快的推进我县的科普工作。从7月13日开始,由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志英、县政协副主席欧阳丽霞两位同志为领队,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及各乡镇负责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主要领导为队员的科普创建考察学习团一行30人,在清远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谢庭科同志的带领下,赴我省的全国科普示县(市、区)——增城区,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考察学习活动。
在参观考察过程中,首先听取增城市科协副主席黄少基同志介绍增城市创建工作的简要情况,随后听取增城市科协主席陈伟元同志详细介绍增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先进经验。陈主席认为,要做好科普创建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领导重视。做好创建工作,单靠科普部门的孤军奋战很难奏效。各地各单位都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活动的生动局面。二是经费保障。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更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性事业,县、乡有关部门要确保人、财、物的投入。三是各级机构要健全。机构健全,才能做到统一部署,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四是多搞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是 “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的重中之重,也是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各级都要围绕这一着力点,正确把握创建工作与经常性科普工作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形成冲击波,更要把着力点放在经常性工作上,统筹兼顾,常抓不懈,切实抓好各项科普工作的落实,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接着,考察学习团在增城区科协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小楼镇西境村科普阵地、增城市冬瓜菜心行业协会办公场所、小楼镇优质冬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等。西境村整齐划一的科普画廓、设施设备齐全的科普活动场所、干净卫生的村容村貌、一幢幢斩新别至的村屋、连片千亩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等等,令考察学习团队员赞叹不已。据介绍,小楼镇西境村,是联合国唯一提名国内“世界和谐城市”之中的“五好都市农业基地”,其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产业支撑,抓住西境村是远近闻名的“冬瓜村”的品牌特点,以“冬瓜”为主打产业,大力打造冬瓜品牌。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良及推广,提高冬瓜种植科技含量,争取纳入了广州市蔬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产地;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共投入580多万元实行标准化农田改造,实现冬瓜的规模化生产。为此,冬瓜远销上海、浙江、江苏、黑龙江,甚至出口到台湾等地,全村仅冬瓜一项,每年收入就达870万元以上。
通过考察和学习,队员们开拓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找出了自身不足,并一致表示,要借鉴增城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活动为契机,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素质,发展生产,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阳山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