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阳山科普》第九期
返回
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的编外农技员——太平农技站农技员成梅新小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成梅新从韶关农校农作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八十年代初期,在转干考试中,虽然取得优异的成绩,但由于患严重的腰椎骨质增生症,未能通过体检关,此后一直以聘请的农民技术员的身分在家乡太平农技站工作。巨大的挫折和严重的身体残疾没有摧毁成梅新的人生。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仍以乐观的人生、执着的事业心、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凭着双脚长年行走在乡间山村、踏遍田野地头,调查掌握农情,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接受技术咨询,开展试验示范(如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为当地的农业增收保驾护航,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良好口碑和同行的尊敬,被尊称为“成师傅”。
我县今年承担了国家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的试验任务重、要求严格、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操作烦琐,是一件艰苦的事。尽管知道成师傅的情况,但由于太平镇水稻种植面积大,加上成梅新工作认真负责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总让人放心,县科技和农业局仍规划在太平镇开展早造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本来,年近花甲、身体残疾的成梅新可以有很多理由加以婉拒,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欣然接受了试验任务。承担试验任务后,他就全力以赴,一心扑在试验工作上。在他的精心指导和管理下,试验工作井然有序、管理规范、操作细致、措施到位,取得良好的试验、宣传效果。7月14日,县科技和农业局召开现场会,组织各乡镇的农技人员到太平镇成梅新组织实施的试验田开展学习交流。在介绍、交流试验工作经验时,他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坦露了他的做法、感受和体会。
要珍惜机会。每一次承担试验示范任务,都是难得的学习实践的过程和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机会。通过开展科学试验,理论联系实际,积累知识,提高技能,更好地服务和指导生产。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境界,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了。
要认真研读试验方案。试验方案是实施试验工作的行动指南。通过认真研读试验方案,才能明确试验目的、任务、方法与要求;明确试验中有多少个试验因素、水平、处理和重复;有几个小区、小区面积、小区排列;有哪些调查项目,标准、时间如何;施些什么肥,怎样施,量是多少,分多少次施等等。只有把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预测在实施过程将有哪些困难、出现哪些问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等,据此制订应对措施确保试验顺利实施。
严格执行试验方案,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试验的基本要求是试验的正确性、代表性、重现性。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求真务实,不搞虚假,要严格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试验误差。在具体试验中,由于是用塑盘育秧,播种时,有些种穴播有3-4粒种子,造成秧苗素质较差,为此,要主动把这些秧苗捡出来,确保秧苗素质一致。因试验项目、重复多,在施肥的时候,为避免出现混乱,要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肥料按试验处理要求准确秤量、装袋、放入内外标签做好标记,然后把肥料分别摆放在插有标志的小区田基上,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施肥。
要有责任心,要勤于调查观察。在试验工作中做到脚勤、口勤、手勤、脑勤;多观察、多思考、多宣传。除按要求进行定时、定点调查外,自己还经常利用早上和傍晚的时间,步行2公里多的路程查看、观察试验田的试验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比较分析各小区、各不同处理的禾苗生长特点和农艺性状变化。每一次遇到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心里都会牵挂着试验田,想尽办法要尽快到田间看看,检查试验田是否过水、禾苗是否倒伏、指示标志是否稳固等等,只有这样,心里才觉得踏实。第一次喷药后几天,发现防治效果不很理想,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雨水天气较多、用药针对性不够强造成的,为此,调整了农药品种并及时进行了补喷。
要加强交流,虚心学习。对于试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自己又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能够主动与其它农技站或县局的有关同志联系,反映情况,交流意见,商讨对策,形成共识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边参观试验现场,一边聆听着他的经验介绍,望着稻田中他那瘦弱的身影,作为晚辈的同行,都为他的乐观态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