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阳山科普》第十二期
返回
科普惠民抓实效 示范创建写新篇
——广东省阳山县全面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助推阳山科学和谐发展
本报记者余翔 通讯员王瑞珍
阳山县是广东粤北山区的一个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然而,在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却并不落后。近年来,在阳山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扎实开展科普工作,科普事业取得有了很大的发展,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工作品牌。为进一步推动该县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阳山县委、县政府提出,用两年的时间,集中力量,群策群力,推进示范创建及着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
领导重视,全面投入抓“创建”
阳山县委十一届八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县城”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的目标。今年4月29日召开了“四个创建”工作总动员大会,正式拉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活动的序幕。阳山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非常重视,县委书记温湛滨,县长罗胜壮要求全县上下以此为契机,为四个创建添砖加瓦、加温鼓劲,努力把阳山打造成为“绿色经济强县、山水宜居城市、岭南休闲胜地”。县委常委、副县长郑培基对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他认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委、政府关于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平安的和谐阳山工作,积极发动和组织全县范围内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他要求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在2010年12月前要完成资料整理、自查验收、总结表彰,力争2011年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阳山县的创建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科协的支持。今年6月29日,阳山县举行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吴焕泉在清远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谢庭科的陪同下,出席了该项活动,对阳山的示范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阳山县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认识到位,重视程度高,整个创建工作抓得好,做得实,成效十分显著。
上下联动,示范创建“如火如荼”
在创建工作中,阳山县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机制。一方面,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由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积极参照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工作小组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科协,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和协调联系。在阳山县科协主席黄志良、副主席温秀生的带动下,创建活动办公室按照《阳山县开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机制,共同完成创建任务。
由此,该县也积极加大对科普工作投入,抓好基层科普组织网络建设。阳山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纳入了对各乡镇、各部门 “三个文明”考核内容,并将创建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了县财政年度预算。各乡镇、各单位相应地加大对科普经费的投入。同时,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县直单位挂钩制度,加大县直单位支持各乡镇在创建工作中的力度。目前,阳山县已把创建科普示范县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民心工程,县直各部门、各乡镇通力合作,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示范创建“如火如荼”,力争成为有地方特色的科普示范县。
惠农兴村,为农民奔康致富架金桥
阳山是典型的山区县,因此,农村科普工作是该县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创建活动中,该县也紧紧围绕提高全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实施 “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种养实用技术培训、下乡科技咨询、田头技术指导等,初步形成了科普组织网络体系、培训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科普示范体系和科普宣传体系,打造了山区县特色的惠农兴村科普工作品牌。
一方面,该县成立了蔬菜行业协会、电力学会、计量学会、养猪协会、水果协会等,全县70%的村先后建立了科普室和成立农村专业协会,基本形成了以县科协为中心,以乡镇科协为纽带,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村科协为基础的三级科普工作网络。同时,创建了“科普综合示范基地”、“果树新品种示范基地”和“科学养鸡示范基地”等5个科普示范基地,各基地积极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在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农业生产布局得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水果、蔬菜种植朝着多样化、高档次、高效益的方向发展,畜禽的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大范围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乡土人才和种养专业大户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以及引导扶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促使阳山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农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4195元增加到2009年的5197元,短短两年时间增加了1002元,年均增幅达12%。国家、省和市科协充分肯定了阳山县的科普工作,其中,阳山县科协先后被授予全省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全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先进集体,而阳山县蔬菜行业协会也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2010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先进单位。
齐抓共管,青少年科技教育方兴未艾
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决定着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建科普示范县的重要内容。为此,阳山县科协联合县教育局及各学校,通过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使每间学校都设立了一个以上的科普园和科技辅导员,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和小创作、小制作竞赛,以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定期在各间学校举行科普图片展览等,使青少年思想道德、科技意识、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今年10月,由阳山县科协、教育局、科技和农业局、团县委联合主办的阳山县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该县青少年宫举办。 大赛在广大师生中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乐趣和志趣,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整体素质与推动科技创新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在阳山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拔的优秀项目参加清远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9块金牌、16块银牌、15块铜牌,总奖牌数达40块,成为全市获奖最多的团队。该县南阳中学车模制作小组《太阳能电动“汽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获实践活动一等奖。《忘拿提醒门》、《盲人取水器》、《坡度测量仪》等获创新项目一等奖的作品,也被推选代表清远市参加广东省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